质监局名牌战略工作讲话同志们:近年来,*省不断加大对名牌战略的推进力度,提高了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创新了名牌推选评价机制,加强了对名优企业的扶持,培育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在结构调整进程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是,面对周边省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欠发达地区,实施名牌战略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认真研究探讨创优发展环境,推动*名牌创新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于促进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总体上看,*名牌“不多、不大、不强、不新”的问题比较突出,这种状况与*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大省和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起步的工业省份的实际情况极不相称。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全省经济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分析*名牌发展迟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创名牌的观念和意识。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和名牌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重经济总量的增长,轻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对创名牌、保名牌缺乏必要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甚至在眼前利益的驱动下,对制假售假行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二是缺乏扶持培育的有效机制。实施名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和相互配合。质监部门作为*省名牌战略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机构,结合自身的管理职能,在支持名优企业发展方面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仅凭一个部门的努力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有些部门对实施名牌战略工作缺乏热心,关心不足,支持不够,尤其是在名牌产品的扶持培育上没有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另外,在投资融资、改革重组、减员增效、人才政策等方面也没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三是缺乏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少数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新型的政企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服务意识,效率意第1页共4页识不高;机制不活,体制僵化,束缚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企业缺乏自律,自我保护能力差,行业内压质压价,恶性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市场环境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打假和质量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不够,地方政府保护问题时有发生。四是缺乏创新发展的技术基础和人才支撑。质量、标准、计量工作是企业发展和名牌创立的重要技术基础。但从目前情况看,除少数大型企业外,相当一些企业技术基础非常薄弱,标准、计量、质量管理三大体系不健全,管理松散,导致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低。企业家是名牌创立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我省缺乏一支有胆略、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在人才建设上,许多企业既没有用人、留人的良好机制,又不舍得在人才培养上投资。五是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从*省近年情况看,政府没有实施名牌战略工作的专项经费投入,开展这项工作所需的经费在没有增加企业负担的前提下,主要依靠各级质监部门从日常办公经费中筹措,数量很有限,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作为一项重要的扶持保护名优和质量监管措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面的总投入少,抽查的代表性和效果都很难保证。针对当前名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切实提高全社会的名牌意识。培育和发展名牌是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深入推进实施名牌战略工程的重要前提。因此,各级政府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眼点从关注数量、规模转变到重视质量、效益,不断加大对实施名牌战略的推动和引导。广大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和质量经营理念,不断提高质量诚信水平,塑造自身品牌。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宣传单位要加大名牌宣传力度,大力弘扬“重质量、讲诚信、创名牌”的良好风尚。加大对名牌产品和名牌产品企业的推介力度,提高名牌产品及企业的知名度,形成一种全社会宣传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的舆论氛围,促进名牌意识的提升和实施名牌战略工作的深入第2页共4页发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和扶持名优企业。要紧紧围绕加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