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讲稿5篇青少年法制宣传讲稿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五一长假快来了,今天,初次来到这里,在座的我都未曾见过面。今天来干什么呢。想和大家一起共同谈一点法律,其实同学们在思想品德课中也学习了不少法律常识,但我今天还是要结合我国的严峻的治安形势谈一谈。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上升。犯罪年龄越来越小,犯罪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残忍。而且这些犯罪不断地在向农村漫延。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1、违法犯罪低龄化。近10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前10年提前了3岁左右,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增多,最小的只有9岁就实施了犯罪行为,违法犯罪的低龄趋势潜伏着巨大的社会危害。大多是盗窃,盗窃的现金和赃物所得80%都挥霍在网吧、游戏室。我镇七桥片区六年级学生杨某因为喜欢吃零嘴没钱便将家中的电视机和煤气灶都给卖了。2、违法犯罪突发性强。现在的中学大多因家中过于溺爱,致使他们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而且不成脾气。这也是青少年时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生理发育快,容易冲动,当遇到某种偶然事件的诱导和激发等情况,往往缺乏思考,不顾后果,从而导致违法犯罪。3、团伙犯罪增多。由于未成年人的乐群性、模仿性、相互感染性,很容易形成团伙。近些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团伙出现了人数上升,活动地域扩大,组织日趋严密及受黑社会势力的操纵的新情况。去年在我们罗河初级中学刚毕业不久的张某闲来无事在学校的围墙边转悠,不几天就纠集了三名未成年学生参与了团伙盗窃农家商店的团伙犯罪。4、暴力犯罪突出。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我县石头镇陈某15岁,因迷恋上网,偷家里的钱,爷爷发现后严厉地批评了他,第1页共7页致使陈某怀恨在心,最后瞄准了机会用铁锤将自己的爷爷活活地砸死了。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暴力杀人、抢劫、绑架、伤害等案件日渐增多。据某少管所调查,在未成年犯罪中,杀人、抢劫、绑架、伤害的暴力型犯罪占66%;诈骗、盗窃、勒索财产型犯罪占16%;其它类型的犯罪占16.6%。5、女性犯罪比例增大。女性犯罪增加在整个犯罪中具有普遍性,而在未成年犯中,也有明显的趋势,尤其是一些年幼无知的女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触犯了法律。在我地公安机关最近的一次严打抓捕行动中,共抓获8名不法分子,女性就有6名,具中不满18周岁的女孩子有4名。6、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未成年人犯罪手段也变得越来越狡猾、诡秘,而且有些纯属智能性犯罪。不知道大家听说了没有,未成年人智能犯罪经常发生,而且网络犯罪居多。还有盗用他人电话号码,疯狂拨打国际声讯电话和色情电话,造成他人和国家重大消费损失,仅常州一地话费高达726万元,之后该案作案人均被依法惩处。一般有的以168开头的部分电话一打,家中的电话费就涨了一大截。7、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上升。从1999年至2009年的10年,我们XX省共抓获在校学生刑事作案成员19800多名。同前10年比上升38.08%,2009年比2008年又上升25.71%。在校学生刑事作案成员中初中生占55.2%,高中生占19.92%,小学生占13.55%,大学生占11.33%。针对以上有关青少年学生犯罪的诸多新特点,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并有效去预防、减少和杜绝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呢。今天我就要给同学们说说,在我们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严格注意“十个不要”,这些都是同学们平时容易沾染和养成的不良习惯和性格,如果任其滋长、蔓延,或不能有效地远离它,那么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阶下囚。因为违法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往往只因一念之差便酿成大错。同学们应该明白,这个犯罪之“念”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下面我将给同学们讲如何力行“九戒”,远离犯罪并通过一些案例加以剖析。具体是:第2页共7页一戒“骄傲”。“骄傲”有二层意思,一是自豪;二是指自高自大、自满、自以为是。对于前者我们不大力提倡和培养。而后者危害极大,染上后者之人往往分不清是非,满足现有的成绩,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表现在行为上有:拉帮派、当“大哥”、胆大妄为,大的同学敲诈小的同学,严重的打群架、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