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非公企业党建暨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以构建活力和谐企业为目标推进非公党建试点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总要求深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刚才,永中街道、中国泰昌集团和浙江精工阀门厂等三个单位分别作了试点工作经验介绍,讲得都很好,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一、认真总结,充分肯定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近年来,我区先后部署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推进月活动,率先开展非公企业“三抓一创”党建主题活动,在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许多有指导和借鉴的经验,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各项工作都取得新进展、又有新起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制度,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责任体系。一是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和联系点制度。区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一个重点非公企业,靠前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区委领导经常通过不定期地听取工作汇报、深入企业开展工作调研等形式及时掌握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研究解决相关政策问题。这次试点工作期间,区委组织部还专门建立了部领导联系试点企业制度,每位部领导联系2—3家试点企业,促进了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建立了督查考核激励机制,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纳入了“三级联创”考核范畴,并作为评选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依据,促进了全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对基层党委履行责任制情况、工作进展情况,区委每半年组织一次专项督查,年终进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二是推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第1页共10页对没有党员、未建党组织或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的企业,帮助企业及时建立党的组织,制订企业党组织组建计划,落实相关工作措施,做好思想宣传引导工作。2003年8月份,我们选派了15名中青年干部到全区15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担任支部副书记,使中青年干部加强基层锻炼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后进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的转化。对重点培育的企业同样下派党建指导员。今年,还建立了农村指导员兼任企业党建指导员制度,全区第三批农村指导员中的党员分别到16家试点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精心培育典型。三是首创企业业主挂职村两委工作制度。试点工作期间,我区在全市首推企业业主挂职村两委的反哺农村新举措,由党员业主兼任企业所在村支部副书记,非党员业主兼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在共建形式上,企业根据用工需求,对所联系村有就业意愿的农民开展“定单式”培训,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村庄整治、共建生态文明村活动、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活动等社会公益事业,帮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拘一格地支持新农村建设;联系村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积极为企业提供可能的资源,使企业营造更加和谐的外部环境,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企村互利”的良性互动机制。目前,我区已在永中街道的5家企业、5个村和瑶溪镇的1家企业、1个村开始了试点工作。2、扩覆盖,强化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2005年底,我区泰昌集团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成立联合党总支,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网络建设进行了一次大胆有益的尝试。一直以来,区委把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当作一项基础工作来抓。针对企业分散、规模不一的情况,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稳定推进”的思路,因企制宜,采取单独组建、联合挂靠、社区联建等多种形式,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力度。对基础较好、党员人数较多的企业或集团公司,单独组建党支部,管理本企业或下属企业中的党员;对部分党员不足3名的企业,按照业务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对一些党员人数少、生产不稳定、不具备与其它企业建立联合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将企业党员挂靠到就近支部或镇、街道工业总支部,共同开展组织活动。目前,全区第2页共10页共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200个,其中党总支8个,单独建立支部的171个,联合支部21个。3、抓示范,提高非公有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