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编制工作讲话同志们: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今天上午就要结束了。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大家交流了经验,分析了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各地更好地完成住房建设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结合会议讨论情况,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各地目前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情况从会议交流情况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及相关配套文件下发以来,各地对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十分重视,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建设(房地产)、规划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编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规划编制指导思想上,基本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引导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等重要思想;突出了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强化保障等政策取向。如XX市提出“让常住人口户均拥有或租住一套住房,完全解决双困家庭的住房问题”的口号;XX市确定了“质、量并重,建、管并举,远、近兼顾,应保尽保”等住房建设目标;XX市则强调住宅建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住宅开发计划、拆迁计划的有机衔接。*市结合已完成的《*市居住区发展规划》和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经济适用住房和拆迁安置房的用地分布和建设计划,以及正在编制的其他相关规划,按照37号文件的要求,通过调整、充实、完善,组织编制了《*市2006-2007年住房建设规划》。规划编制工作进度上,广东、广西、福建、河北等省已经出台文件或召开会议,对住宅建设规划编制的工作安排进行专项部署和督促指导。目前,不少地方的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XX市的住房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鉴定,正广泛征集意见,并得到各方面好评;XX市已完成了部门协调和会签工第1页共12页作,即将提交市政府审议;XX市已经市政府专题办公会原则通过,并准备报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重庆、南京、青岛、*等城市正在组织专家对规划文本进行论证完善;天津、广州等城市已形成规划文本初稿,正在做进一步充实、细化工作。其他大中城市多数也已形成初步框架。规划编制内容上,基本涵盖了现状评价,未来预测,总量、结构和布局调整等内容;包含了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普通商品住房等各类住房的建设安排。XX市明确了各类住房年度建设面积、套数,并重点细化了今明两年具体住宅项目的建设进度计划;XX市完成了“十一五”期间不同年份、住宅类型和区域的建设任务分解表;上海、重庆等城市还强调规划效能监察,配套了土地供应等措施保障规划落实;天津、重庆等城市结合本地行政区划的实际,统筹考虑中心XX县区与外围组团地区、都市区与远XX县区县的住房发展,既提出了总的住房建设目标,又分区域提出了具体的住房建设要求;XX省在规划成果上要求要可能地细化、深化,力求实现规划期内不同类型商品住房项目的落地,并反映在规划图件上。规划文本形式上,基本做到了文、表、图齐全,准确直观,便于操作和向社会发布,能够让居民比较简明、清晰地了解未来五年各类住房供应的基本情况。这次座谈会,既是一次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交流会,又是动员会、促进会。很多城市的发言讲得很好,对我本人很有启发,也希望其他城市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做好住房建设规划,要有健全的组织工作机制。一些进度相对较快、质量较高的城市在会上普遍反映,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政府的重视和建设、房地产、规划以及国土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一是,只有城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负起责任,才能更好地担当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安排、协调工作;才能赋予住房建设规划较高的定位,加大落实的力度,切实体现规划编制的作用和价值。XX市规定,《规划》是未来五年城市住房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对未来几年住房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法定依据,也是第2页共12页开发企业、建设单位应当履行的“行动指南”。这充分反映出市政府对规划寄予厚望,绝不是为规划而规划。二是,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