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中国近现代史】“双体现、共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复习课《教学案》中国现代史分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491956196619761978【学习目标1】:知道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八下P2-P4)1、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召开,大会通过了具有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规定:①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国家性质: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成员,选举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④确定国旗__________⑤确定代国歌_____________⑥首都_______⑦纪年_______⑧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次会议没有确定国徽)2、(1)1949、10、1,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①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②________为政务院总理,__________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2)下午3点,举行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3、意义:①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解开新的篇章。③是________________的开端【课后练习】()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描绘的是A.毛泽东和邓小平B.孙中山和邓小平C.孙中山和毛泽东D.刘少奇和邓小平()2、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学习目标2】: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事实。(八下P5—P6)1、背景:__________成立后,为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1)1950年,人民解放军进军青藏高原(2)1951年5月,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_____________西藏的协议(3)1951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西藏和平解放)3、意义:①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基本完成(祖国大陆完全统一)②维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给西藏带来光明的前途【学习目标3】: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八下P20-P21)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____—____年)2、一五计划起止时间:____年—____年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文革十年徘徊改革开放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一五计划内容:①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建立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有步骤的促进_____、_______合作化,继续进行对______________的改造④保证国民经济中_________比重稳步增长4、一五计划成就(八下P21图):一田(_________________)、一桥(_______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三铁路[集二、宝成、鹰厦])。5、意义:工业基础得到极大改善,初步改变了工业偏向沿海地区的不合理格局,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课后练习】()4、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主要得益于()A.推行了土地改革B.中共八大的召开C.实施了“一五”计划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贯彻【学习目标4】: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八下P22-P24)1、三大改造起止时间:____年—____年2、三大改造的实质:变革______________制(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3、途径:①对农业、手工业:走集体化道路(先后建立生产______________)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从以_________为主向___________过渡。这次改革中的创举是:______________4、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