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步检测岳麓版必修2一、选择题1.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A【解析】注意时间“1918年”及相关信息“危急”,据此判断出当时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征集制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D.劳动义务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把粮食、石磨都”抢走,这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3.(·滕州)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答案】C【解析】1920年冬苏俄正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期间,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遭到农民的反对,故选C项。4.(·宁德)列宁说:“从物质、经济、生产意义上来讲,我们还没有走上社会主义的‘入口’。”为达到这个“入口”走向社会主义,苏俄()A.发表《告俄国公民书》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D.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注意关键信息“列宁为使苏俄走向社会主义而实行的政策”,据此符合题意的是实行新经济政策,B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这一政策的特点,故选B项。A项不符合走向社会主义这一条件,C、D两项是斯大林在位时期实行的措施。5.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固定粮食税B.实行工业国有化C.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D.允许自由贸易【答案】C【解析】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政府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符合题干中列宁的主张,C项正确。6.阅读下表,1920~1925年苏俄(苏联)农业总产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13~1925年俄国农业总产值情况表时间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农业总产值(%)10067112A.十月革命的胜利B.工农联盟的巩固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动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答案】D【解析】分析表中数据,“1920~1925年”苏俄(苏联)农业总产值呈增长趋势,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苏俄(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了余粮征集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选D项。7.1921年,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莫斯科,列宁与之交谈:“你们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术和方法。”紧接对话后出现的情形是()A.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B.粉碎协约国的武力干涉C.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D.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答案】C【解析】从材料结合所学我们知道,题干中列宁的谈话表明要实行新经济政策,当然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中小企业。8.(·南京)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③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材料主要论述斯大林模式的作用,该模式下重点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畸形发展,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④的B、D两项;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符合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故排除不含②的A项选C项。9.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