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基验槽发言稿VIP免费

地基验槽发言稿_第1页
1/9
地基验槽发言稿_第2页
2/9
地基验槽发言稿_第3页
3/9
地基验槽发言稿验槽验槽就是在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设计、勘察、监理、甲方共同检验基础下部土质是否符合设计条件,有无地下障碍物及不良土层需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一、简介验槽是建筑物施工第一阶段基槽开挖后的重要工序,也是一般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最后一个环节。验槽是为了普遍探明基槽的土质和特殊土情况,据此判断异常地基是否需要进行局部处理:原钻探是否需补充,原基础设计是否需修正,对自己所接受的资料和工程的外部环境进行确认。当施工单位挖完基槽并普遍钎探后,由建设单位邀请相关部门到施工现场进行验槽。所有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施工验槽。二、验槽目的(1)检验勘察成果是否符合实际通常勘探孔的数量有限,布设在建筑物外围轮廓线4角与长边的中点。基槽全面开挖后,地基持力层土层会完全暴露出来,首先检验勘察成果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勘察成果报告的结论与建议是否正确和切实可行,地基土层是否到达设计时由地质部门给的数据的土层,是否有差别,如有不相符的情况,应协商解决,修改设计方案,或对地基进行处理等措施。(2)基础深度是否达到设计深度,持力层是否到位或超挖,基坑尺寸是否正确,轴线位置及偏差、基础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坑是否积水,基底土层是否被扰动。(3)解决遗留和新发现的问题有时勘察成果报告遗留当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某地质勘查单位对一幢学生宿舍楼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时,场地上有一个钉子户蛮不讲理,不让进院内钻孔,成为一个遗留问题,后来在验槽中解决。三、验槽内容不同的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础形式不同,验槽的第1页共9页内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四、工作开展验槽工作,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安全的关键。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对每一个基槽,都应作到慎之又慎,决不能出现任何疏忽,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1、验槽时的资料和条件(1)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2)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2、无法验槽的情况(1)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3)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4)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5)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3、验槽前准备工作(1)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第2页共9页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2)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4)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5)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6)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4、推迟验槽的情况(1)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2)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3)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5、验槽方法、步骤(1)清槽1)设计要求应把槽底清平,槽帮修直,土清到槽外。2)观察及钎探基槽的过软过硬部位,要挖到老土。3)柱基如有局部加深,必须将整个基础加深,使整个基础做到同一标高。条形基础基槽内局部有问题,必须按槽的宽度挖齐。4)槽外如有坟、坑、井等,如在槽底标高以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基验槽发言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