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解决方案作者:佚名来源:支点网时间:2009-7-1019:43:25责任编辑:韩雪专网网络结构规划实际是要建立各级政府的、具有统一标准和规范的信息交换中心平台,作为本级政府同上下级政府、各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本级政府各部门之间交换电子信息的枢纽。免费体验华天动力OA系统HR/ERP等企业软件注册免费试用摘要:笔者基于对电子政务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多年来为政府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实际经验,针对我国政府当前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较系统地描述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框架,全面展示了信息经济时代电子政务的行政管理和应用功能二大发展目标,旨在为全面实施中国政府信息化作出良好启示和有益探索。关键词:电子政务。虚拟政府。知识管理。因特网1.电子政务的内涵电子政务是近年来我国信息界、政府界最热门的话题。对于电子政务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在我国,最早在媒体进行电子政务宣传的当属美国IBM/Lotus公司。根据美国IBM/Lotus公司技术白皮书中的描述:“电子政务(e-Government,即电子政府>是电子商务(e-Commerce/e-Business>应用体系中,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内部、其它政府机关、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系统。电子政务是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即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从内部网(Intranet>延伸到政府机关间交换网(Extranet>乃至因特网(Internet>”。可以这样说,电子政务是解决信息化过程中从个体到连接,从物质到习惯乃至文化的核心所在。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它可以分为Intranet应用,包括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处理等;Extranet应用,包括跨部门的电子公文处理、电子资料交换等,如会签文件、信访文件、督查文件;Internet应用,包括政府网站、电子福利支付、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认证等。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意味着在国家信息基础建设初步形成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及其部门之间开始通过信息化手段处理主要的日常事务,高效履行政府部门的职责,全面改进与公民和社会之间的对话机制,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信息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进而促进政府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实施电子政务最终的目标就是建立电子政府。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进行电子政府的建设,这成为国际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新动向。如2000年3月,日本政府宣布实施电子政府工作,并计划2005年全面进入“办公电子化阶段”;美国在2000年6月6日—6月30日,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完成了建设电子政府的全部立法程序,戈尔将其比喻为“第二次美国独立革命”,并将在2005年前后最终进入电子政府时代。英国也在2000年提出,要建设最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电子英国”,并把全面开通电子政府的时间从2008年提前到2005年。欧盟、东盟均提出“电子欧盟”和“电子东盟”计划。总之,电子政府已成为新世纪国际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显著标志之一。2.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简况2/6尽管电子政务一词在我国悄然出现才几年,但实际上,中国电子政务已经经历了从萌芽期、孕育期到启动期近10年的发展。萌芽期主要表现在:1993年底国家正式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以中央国家机关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孕育期主要表现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央各大部委机关、全国各省级政府部门和主要中心城市政府部门,率先开展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为电子政务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首先,1998年4月,青岛市政府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目前,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中央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