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中心组“严以修身”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洛龙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按照区委关于开展“严以修身”专题学习研讨的安排,我原原本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和党的纪律规定,研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点书目。结合个人的所学、所思、所悟,对“严以修身”的内涵和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结合前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谈几点个人体会,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注重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做人成事的基本要求(一)严以修身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历史,有许多优良的传统,注重修身就是其一。在我国古代,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严以修身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内容丰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涵养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礼记o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八条目,强调“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把修身放在最基础、最核心的位置。孔子提出从政者要“正己”、“克己”,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倡导要端正自己,克制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欲念和行为,任何时候都恪守高尚的道德要求。儒家学说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1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意思是说,要想担当大任,必须经历一个艰苦的磨炼过程;清末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经做过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说的就是个人修养,个人胸怀,他发配新疆所做诗中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既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更是他个人修养修为的真实写照。由于这些话语富含哲理,文字优美,易于记忆,所以后来就成为一代又一代有为之士的座第1页共10页右铭。由此可见,“修身”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修身”也有了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内涵。去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在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出“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他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是对“修身”做出的新诠释。(二)严以修身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以铁的纪律、严的规矩,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始终是我们党建设的基础工程。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主席号召党员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认真做好,不能放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2神上的“钙”,避免得“软骨病”。我们只有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挺在前面,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自信,才能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顶得上的好党员、好干部。(三)严以修身是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的现实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阶段,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市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抓住严以修身这个根本,下大力气解决自身工作中不严不实的问题,把党员干部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引导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提升修养水平,自觉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二、严以修身也是党员干部保持本色的必然要求“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习近平总书记讲:严以修身,就是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第2页共10页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是严以修身的内涵和标准,也是党员干部保持本色的必然要求。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起始,是前提,是基础,离开严以修身,其余五个方面的要求都难以做到。严以修身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如果修身不严,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