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第5课《詹天佑》第二课时2、单元及课时内容分析本组课文围绕着“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本组课文共安排了四篇课文,《詹天佑》描写了詹天佑为我国铁路事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歌颂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创造才能。《怀念母亲》表现了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对祖国母亲和生身母亲无限眷恋的感情。《彩色的翅膀》则从普通的海岛战士扎根海岛、建设海岛平凡事迹中,歌颂了边防战士对祖国的一片忠诚和热爱的感情。《中华少年》以诗歌的形式热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这篇课文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第二部分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交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起因;第三部分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第四部分讲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赞扬和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蔑视和嘲笑。3、教材编写意图及特点选编这篇课文,一是通过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意识;二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三是以詹天佑这个人物为拓展点,为本组综合性学习积累素材。4、教材内容核心思想这部分教材体现了以专题组织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语文思想。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该内容之前,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学生对詹天佑这个人物已经有了了解。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在学习该内容之前,对詹天佑这个人物已经有了了解,并课下查阅了许多社会背景资料,对詹天佑当时修筑铁路所遭受得巨大压力和困难有了一定得了解。3、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课文讲的是清朝末年的事情,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能了解不深。另外,在学习人字行线路时,学生理解会比较困难。4、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分析根据本课特点和我采用的导读式教学法,以及大纲对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阅读理解、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自读文章奠定扎实的基础。我依然教学生用“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思(思考问题)──议(讨论解决问题)──再读的方法仔细口味、体会文章的情感”。这里的学法指导、学法的应用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再现。三、教学目标分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理解詹天佑是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感受詹天佑杰出的才能。四、教学重难点分析1、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理解“开凿隧道的方法”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体会詹天佑的克服种种困难时的内心情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请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人物的特点。(填空:杰出爱国)2、那么文章是通过那几件事表现了詹天佑的品质呢?(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二)、指导读懂重点段,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第四自然段1.上节课我们知道詹天佑面对着帝国主义的威胁和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那么当他接受了任务以后,他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詹天佑是如何勘测线路的。2.出示“学习提示”默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分别用“______”、“~~~~~~”“~~~~~~”在书上标出。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第四自然段读,在书上找出答案回答,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生交流汇报:3.小组展示①说的:詹天佑经常勉励工程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