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信访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5篇材料]第一篇:在全市信访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五期XX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二oo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张国华市长在全市信访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4月25日同志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信访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去年工作,分析当前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部署今年任务,为建设“平安昆山”,构建和谐社会,顺利实现“第二个率先”目标,提供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2005年全市信访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成绩显著过去的一年,是昆山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昆山在全1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综合实力在全国县级市中首次名列榜首,昆山知名度、美誉度的全面提升,昆山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件事情,都得到全省的瞩目、全国的关注。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的各项工作既充满了强大的动力,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昆山发展较快,在率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较多,这给我们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信访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信访条例》,以全面提高信访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水平为目标,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满意”的部门为标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畅通诉求渠道,规范信访秩序,通过确立新的工作思路、形成新的工作作风、展现新的工作面貌,认真解决我市第1页共31页在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碰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有效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全市如期实现“第一个率先”目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市信访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得到了国家、省、XX市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主要表现在:1.信访形势逐步好转。去年,全市信访形势总的特点是“一降、二减、三增”。即:信访总量下降;集体上访规模减少,越级上访减少;人民来信增多、群众个访案件增多、接待的集体上访批数增多。据统计,去年,市信访局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99172件(次),比上年下降了15.3%。其中,受理人民来信501件,上升26.8%;接待人民群众个访2183批、3231人次,分别上升105.2%和125.6%;接待群众集体来访311批、6185人(次),批数上升13.9%,人次下降37.4%。进京越访29批、45人次,登记7批、8人次;赴省越访36批、101人次,登记9批、95人次;去苏越访8批、94人次。万人上访率为63,下降29.2%。2.领导力度不断加大。一是配强了信访局和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指导服务中心领导班子。二是把信访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纳入构建“平安昆山”的格局中,与社会稳定工作同步规划、同步管理、同步考核。三是信访和调解中心工作力量得到加强。调解中心配备全民事业编制5名,明确经费全额财政拨款;根据信访形势,指定6个“大调解”成员单位选派6名干部进驻调解中心工作;市委组织部选派了2名后备干部至信访局挂职锻炼。四是落实了专职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干部的特岗津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访干部“艰苦、清苦、辛苦”问题。五是坚持了市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每月两次,全年24次,共接待906批、2831人次,市主要领导亲自阅批人民来信679件次,作出批示453次。3.信访渠道更为畅通。新《信访条例》正式实施后,我市以贯彻落实《信访条例》为契机,积极拓宽、畅通信访渠道。一是广泛宣传。先后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人数2500多人次,信访干部的培训率达到99%以上;印发宣传资料5000多册;第2页共31页《昆山日报》全文刊登了《信访条例》,广播、电视台录播了公益公告。二3是向社会公开了市、镇两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信访接待时间、接待地点等事项,市信访局和调解中心还向市民公开了办信、接访、调解工作流程,方便群众提出信访事项。三是推行了以“标准化接待、规范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在全市开展了创建合格接访室活动,为群众上访提供了必要的场所。4.调处效率明显提高。依据《信访条例》,市里制定了《信访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