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主席在进博会讲话有感六篇【篇一】11月5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演讲。主旨演讲把握历史大势,着眼人类未来,强调开放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提出了长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中国主张,清晰阐明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中国行动,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全面扩大开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正如习主席所言,只有不断对外开放,共赢共进才能发展自己,造福别人,上海家化的发展历史和国家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成就都证明了这一点。习主席连续用三个“不能停滞”强调中国经济不断开放、加大开放的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证明,中国经济也正是在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这一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从“世界工厂”向“全球超市”的转变,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突破40万亿的大关,有望与美国持平甚至赶超,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这正是中国与世界包容互惠、合作发展的成果。我们看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狠抓改革落实,一往无前,今年也是党的十九大开局之年,十九大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中国也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是改革成果的直接受益者,我始终相信上海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的祖国也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篇二】习总书记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世界各国要认清大势,坚定开放合作信息,共同应对风险。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共同体,世界的繁荣需要所有成员共同努力;世界的风险需要所有成员同舟共济。党中央把进博会放在上海举办,习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号召,充分体现了今日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已经是有能力、有魄力、有担当的大国。抚今第1页共8页追昔,100年的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这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员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仅取得了民族独立、国家昌盛、社会美好,还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今日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负责任的大国召开进博会,更加彰显了中国气魄和中国担当,更加让我们四个自信,紧跟党的步伐奋勇前进。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欢迎世界各国来参会的朋友们,他在主旨演讲中提到,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XX省也将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些消息令我们信心倍增。上海大学作为以XX省城市命名的大学必将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同时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将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四十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有效的思政教育经验,以更加开放的心胸、宽广的视野,立足于本职工作、立足于上海大学人才培养工作,扎扎实实、开拓进取,共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贡献更大的力量。习总书记在进博会开幕式的发言谈到,各国应该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作为高校教师,在遵守既定规则的前提下,更应该在工作中思考新方法,探索新路径。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中寻求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点”。在培育学生方面,亦应该大力鼓励学生创新,创造条件让学生创新,而不是用刻板的方式教育学生“听话”。作为思政工作者,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栉风沐雨般地浸润在日常的言语和行动中,身体力行地成为学生创新的模范与榜样。“创新”看似与我们没有关系,但实质上却对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思考未来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其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精神令人为之振奋,信心第2页共8页倍增。祖国的强大,时刻需要我们铭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使命。少年强则国强,下一代是祖国的希望。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也应深刻理解创新、包容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