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经济学曲线图化解价格复习难点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王祥(226500)价格的概念是高中政治教材《经济生活》中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何化解这一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运用了经济学曲线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难点一:市场经济下,价格的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那么,如何理解“市场经济下,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机制”呢?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曲线来分析这一曲线直观地反映了,市场中的价格始终处于变动中,变动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商品的价值;二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当然,这里的商品既包括有形商品,也包括服务。首先,由于供求关系在不断变化,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出现价格高于价值的情况;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出现价格低于价值的情况;供求完全平衡时,出现价格等于价值的情况。其次,波动的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或者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市场上,一种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上涨一段时间后必然下跌,下跌一段时间后必然反弹。以上两点就说明了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的道理。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必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方法,澄清以下模糊认识。第一,货币出现之后,从现象上看,很多时候,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和价值不符,要么高于价值,要么低于价值,完全相等的情况很少。那么,这种情况是不是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呢?其实不然。我们要教会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眼光看这个问题。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它的价值是相符的,仍然遵循了等价交换原则。我们不能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单个交换过程。第二,在实际交换过程经常会出现买者和卖者讨价还价的现象,有些学生就认为,价格的形成是讨价还价的结果,其实这也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懂得讨价还价的背后,还是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讨价还价也仅仅是现象。第三,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经常采取一些价格政策,如,宣布汽柴油价格的上调或者下调;实施水、电、气阶梯式价格等。那么,是不是说明价格由政府决定的呢?其实也不是。汽柴油价格的浮动、阶梯式价格政策的实施仍然是根据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也就是根据市场而定的。发改委作为政府部门这样做只是在履行它应有的经济职能,是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是对市场活动参与者的正确引导,是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的表现。下面我们通过三个例题来理解和巩固一下这一难点。例题1:近年来,市场上的电脑、汽车等商品不断降价,有些商品甚至已经退出了市场。下图是某种商品从出现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B点比A点价格低的根本原因是A.供求关系的变化B.价格政策的变化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D.商品质量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解答本题要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根本原因”。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制造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B点比A点价格低的根本原因是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A、B、D三项不是根本原因,C项当选。例题2:受石油消费长期高速增长和国际市场油价大幅攀升的影响,国家发改委不断调整汽、柴油价格,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以政府定价为主②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以市场决定为主③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受其供求关系的影响④成品油市场的供求情况决定其价格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价格形成的理解。成品油价格的形成不能以政府定价为主,①表述错误;供求只能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④表述错误;②③正确表明了价格形成的情况,符合题意。答案D例题3: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此类气价全国平均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至每立方米1.95元。发改委的调价行为①属于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②会直接增加居民消费负担③会增加可替代能源消费④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解,以及一商品价格变动对其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