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重点项目和银行对接会上的讲话尹名年(2011年6月21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市重点项目和银行对接会,既是对我市项目和银行对接机制的继承和发展,又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重大项目推进会和投融资洽谈会、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双过半推进会”精神,促进全市经济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刚才,缪行长介绍了金融形势及货币信贷政策、谈主任介绍了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项目贷款相关情况,市工行和农行的同志推介了金融服务产品,7家金融部门和9家项目单位签订了总额为32.1亿元的贷款协议。秦市长于百忙之中到会讲话,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议开得简洁而富有成果,为今年的项目和银行对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讲两点意见:一、共同应对形势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和“强市富民”目标,奋力作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基本达到序时进度要求。1-5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9.2亿-1-元,同比增长25.5%;进出口总额完成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1.2%,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906.2亿元,同比增长38.3%,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的41.8%,比上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完成211亿元,同比增长33.4%。一般预算收入75.7亿元,同比增长36.5%。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保障支出保持较快增长,累计支出39.4亿元,增长34.8%,占比57.3%。从这些指标来看,我市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呈现“经济发展平稳协调、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民生保障持续向好”的发展格局。经济运行虽然良好,但坦率地讲,我市正处于新一轮调整转型提升的重要时期,正面临着跨越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随着发展环境从宽松向趋紧转变,融资难度加大、生产成本上升、区域竞争激烈、社会矛盾多发等问题,给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多重压力,项目单位面临比较严峻的资金要素制约,第1页共3页希望各地与全市金融机构共同努力,对项目建设在资金保障和利率等方面能一如既往地给予更多支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实现转型升级。二、抓好对接落实我委牵头建立的“项目和银行对接机制”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项目和银行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内容逐步丰富,形式持续创新,效果日益显著。一大批项目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金融机构的支持,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各金融机构充分运用这一桥梁寻找到了优质客户,扩大了信贷投入规模。应该说,我市“项目和银行对接机制”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绩,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优良传统。在市发改委和人民银行、银监分局的积极推动下,在全市金融机构和项目单位的通力合作下,去年全市新增项目贷款总额233.6亿元,占全市新增贷款总额的86.6%,比2009年提高4.6个百分点。本次项目与银行对接活动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将我市项目和银行对接工作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和平台。对今天的推介和签约项目,我们要做好服务,确保落实。一要建立项目和银行对接长效机制。当前,在金融政策逐步从紧、存贷增量同步回落的形势下,项目和银行对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把国家财政资金、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和银行对接工作,努力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推动建立“政府协调指导、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企业诚信发展”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实现项目和银行对接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约束功能,增强政府考核对银行信贷的引导作用,保证贷款规模的较快增长。从今年起,对新增项目贷款位列全市前三名的金融机构,由市发改委、金融办、人行、银监分局进行表彰。同时,对各成员单位参加活动、报送材料质量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评比,对表现突出的成员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二要创新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目前全市共有上市企业14家,创投公司23家。累计10家企业发行企业债券118.3亿第2页共3页元,总量全省第二。自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以来,我市共争取到4.2亿元中央投资,总量居全省前列。近三年来共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6家,成立村镇银行2家,成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20家,建行“淡马锡”模式、民生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券、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