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某区成立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建区十年,是全区人民团结拼搏的十年;是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是社会和谐全面进步的十年;是“三个文明”并驾齐驱的十年。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年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宾朋和各位老乡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国民经济大幅度增长。建区之初的199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工业总产值3.825亿元,财政收入23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9元;到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增至10.69亿元,工业总产值10.82亿元,财政收入71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8元,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8倍,财政收入增长两倍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300多元。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强劲增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可达13.36亿元,比增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可达97.71亿元,比增500,财政收入可达1.28亿元,比增7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将达6亿元,比增110。经济结构不断改善,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三大产业比率由1995年的100:49:33发展为20xx年的100:84:50。农业生产向高科技含量、高环境效应、高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南方冬种示范区”,建成了中国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珍珠养殖基地、工厂化对虾养殖基地、海水养殖苗种繁育基地,开发性农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糖业、**酒精、**石英沙、**生物食品、**饼业、**淀粉厂等一大批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和**电厂等一批大型项目的上马建设和顺利投产,不仅是财税增收的重要来源,而且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后劲。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令人信心倍增的是,十年来,全区“三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百花争艳,实现了“八个提高”:一是对外开放水平大大提高,招商引资捷报频传,仅20xx年,全区就接洽国内外客商90多批次,签订投资合同20多份,总投资110多亿元,超10亿元项目3个,超亿元项目9个。二是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第1页共7页高,农民新村、珍珠楼、对虾楼、西瓜楼、森林楼不断涌现,小汽车进入百姓家庭已成时尚。三是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实践已经证明,这支队伍能吃大苦,能成大业,在服务**电厂等重大项目、在抗风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四是干部职工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但大家没有陶醉,而是把物质鼓励变成了不竭动力。五是教学质量大大提高,科教文卫蓬勃发展。成为**首批“两基”达标县区,高考上线人数年均递增30,中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市榜首,课改经验得到自治区的大力推广;科技普及全面展开,科技兴区方兴未艾;文体广电齐头并进,农村文化歌声嘹亮,已经成为**市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线。六是党建水平显著提高,“三个代表”落地生根,“三级联创”根深叶茂,“四个培养”叶绿花红,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队伍形象焕然一新。我区创立的“四个培养”工程得到**市和自治区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抓手”;团区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七是服务本领全面提高,执政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开展“营造环境服务项目比奉献”和创建“群众满意、上级放心”基层组织等主题活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八是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争先创优喜结硕果。随着“35153”工程的纵深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获得了自治区“文明XX县区”和“双拥模范先进区”等荣誉称号。十年来,**镇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荣誉,作为镇一级最高荣誉的“全国文明镇”创建已经顺利通过中央验收;**镇调解委员会获“全国模范调解委员会”和“全国标兵调解委员会”称号。**镇获国家级“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荣誉,**村团支部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镇在为大项目服务的征地搬迁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极其艰巨的工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大工业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实现“八个提高”的同时,我们又做到了“八个减少”。企业亏损明显减少,经济效益全面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