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设计宝鸡市长岭子校梁静【教学内容】人教版《音乐》一年级2册第五单元跳起舞《草原就是我的家》【设计理念】音乐课上,学生特别渴望表现、渴望与老师之间亲密的交流,所以,师生交流的密度要大,要给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唱、演、跳、等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舞蹈动作,将打击乐器灵活的容入到学生的表演之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及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打破学科界限,将音乐与舞蹈等姊妹艺术及历史等学科有机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蒙古族的多元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动作。3、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的表演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2、能针对歌曲进行舞蹈和打击乐的编创活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律动《挤奶舞》(简单的蒙古动作)。①提肩单面左肩→单面右肩→双肩②硬肩(肩膀前后动作,蒙古族最有特色的舞蹈动作。)③挤奶的动作(设计意图:跟着蒙古族《挤奶舞》的音乐,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的状态)2、教师导课:㈠教师提问:①《挤奶舞》是我们国家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你们知道吗?(蒙古族)蒙古族有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他们的劳动生活离不开马,行路离不开马,连吃住娱乐都离不开马。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马背上的民族”。②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服饰非常美丽。欣赏蒙古族舞蹈片段《春到草原》、《顶碗舞》。(播放课件)㈡出示课件,简介蒙古族的风土人情。①欣赏蒙古族服饰。②蒙古族人民的风俗习惯③蒙古人民丰富的生活(善骑马,射箭,摔跤,更能歌善舞)。师:看,内蒙古有美丽的草原,小山似的蒙古包,勇敢的蒙古人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着,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喜欢骑马、射箭、摔交更喜欢唱歌跳舞,每到七月,他们都会举行“那达慕”盛会,在节日上他们会穿上盛装唱歌跳舞来赞美草原、赞美家乡。㈢舞蹈欣赏,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跳一段蒙古舞蹈。(设计意图:欣赏蒙古族的服饰、舞蹈、了解蒙古族人民的民俗习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力。)二、常规训练《小动物唱歌》。1、师:蒙古族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被称为“游牧民族”,他们主要畜养牛、马、羊等牲畜。谁知道小牛怎么叫呀?(mou)小羊呢?(mie)。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对蒙古草原美好的向往,做一条发声练习《小动物唱歌》。(播放课件)小牛moumoumou小羊miemiemie小鸭gagaga小猫miaomiaomiao小狗wangwangwang小青蛙guaguagua(设计意图:用小动物的叫声,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乐趣。)三、学习歌曲,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和特点。1、师:同学们,你们听,谁来了?(播放课件)看,蒙古草原的人民派他们的专车来迎接我们了,今天,就让老师带着你们一同去感受一下草原的自然风光,去领略一下蒙古人民的热情。2、教师播放歌曲范唱,学生完整的聆听歌曲。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蓝色的天,美丽的彩霞挂在天空中,你们每一个人都骑着马,挥动着鞭儿唱着歌,歌声美不美?3、师:你们听到蒙古小朋友都唱了些什么吗?学生读歌词,感受歌词里描写的蒙古草原的美丽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4、教师采用听唱法,指导学生自己填词,自己学习歌曲。5、师:如果你们也骑上小马奔驰在草原上,心情会怎样?现在让我们也来试试。(处理歌曲情绪)6、学生一起跟琴学唱歌曲。(纠正错误解决难点直到唱好)7、巩固歌曲学习,教师指导学生跟伴奏唱歌曲,用有感情的声音,想象自己就是草原上的小牧民,采用分组唱,齐唱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