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大会讲话稿同志们:一会儿,书记同志还要做重要发言,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一、认清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推进“两转双赢”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年来,盟委、行署着眼于解决全盟草原生态恶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牧民增收困难等“三牧”问题,作出围封转移、“一转双赢”直至“两转双赢”的战略部署。从围封转移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十届五次旗委扩大会议提出“转变、调整、开放”的发展思路以来,我旗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工业反哺畜牧业的能力,逐步完善了“两项基本制度”和基础建设、畜种改良、饲养管理、产业化经营、人口转移等“五项重点措施”为主的围封转移战略基本框架,提出了畜牧业“六大基地”和“四带四区”等战略目标。年我旗巴音图嘎嘎查被确定为全国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试点以来,又提出了以“一个不变、两个坚持、三个发挥、四个整合”的发展思路,草场整合、规模化经营等全新经营方式开始实施,向现代畜牧业迈出坚实的步伐。在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牧区经济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思想认识全面提高。通过组织牧民出国考察、赴发达地区学习、现场观摩、举办“”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引导,牧民思想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接冬羔、早春羔和缩减牲畜、划区轮牧、养殖西门塔尔牛等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被广大牧民逐步接受,畜牧业开始由数量向质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针对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牧民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部分牧户开始从事非牧产业经营,乃林郭勒旅游度假村、“乌博民族工艺制品厂”、民族服饰和餐饮等一批牧民兴办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通过转变发展观念,加快经济转型,确立了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提升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摆脱了长期以来对畜牧业的依赖,以城带乡、以工带牧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了牧区工作的全面进步。第1页共13页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取得成效。近年来,我旗相继出台了引进西门塔尔牛、接冬羔、早春羔、种公羊管理等优惠政策,对于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至关重要地推动作用,实施了畜牧业“六大基地”建设工程。建设划区轮牧、黄牛改良等精品户300个,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建设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1个。羊标准化畜群达到2000群,良改比重达到96%,较年分别提高6.44个百分点;良改牛发展到近47000头,良改比重达到73%,较年提高48个百分点。大小畜商品率分别达到58.05%和93.29%,四年接冬羔、早春羔311万只。采取有效措施扶持肉食品加工企业壮大,引进台湾元盛60万只冰鲜羊加工项目,多家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羊单位。年,在牧业年度全旗牲畜数量缩减近70万头只的情况下,畜牧业产值稳中有升,由4.9亿元提高到5.2亿元,较年增加3000万元。牧区人口转移步伐加快。出台了《扶持引导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实施意见》,在医疗、教育、住房租房、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投资6000余万元完成牧区中小学布局调整,通过引导民子女进城读书、富裕户进城置业、青年人进城创业、老年人进城养老,开发牧民商业开发小区新艾里商城等牧民能人进城工程,以及建设生态移民奶牛养殖小区、强化企业用工等综合措施,从年至今转移牧区人口2057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草场“三牧”制度基本覆盖全部可利用草场,突出抓好“四带四区”建设,禁牧面积800多万亩,轮牧面积超过1000万亩,清理非牧户草场247万亩。实施了额和宝力格百万亩草场禁牧、生态移民、200个划区轮牧示范户等精品工程和沙源治理、水源工程等生态项目,遏制了草原生态总体退化趋势,植被盖度较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局部地区治理成效显著。牧民收入稳步提高。产业化经营兼之支牧惠牧项目、免征涉牧税费、发展非牧产业、算帐理财等综合措施,促进了牧民增收。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84元,较年提高金1700元。新牧区建设开局良好。在去年完成各试点规划的基础上,第2页共13页我旗把新牧区建设工作作为今年三大重点工作之一,提出用于新牧区的建设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全国新牧区建设试点嘎查牧户安全饮水率达到80%和牧户实行划区轮牧、风光互补设备安装率、电脑入户率达到30%的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