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案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VIP免费

教学案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1页
1/2
教学案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第2页
2/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的教学案例概述: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使他们神入角色,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设计几则案例,作为尝试。案例1: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在国内饱受争议。你认为:1.内阁全体成员大体同意还是反对?为什么?2.如果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布莱尔会不会撤兵?为什么?3.议会中多数人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考察要点:⑴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⑵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案例分析:这则材料中涉及教材的重点,该案例较为典型,通过对它的分析,较容易突破难点。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内阁的成员大体是同意的,因为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是实行集体负责,并且政治上与首相是共荣辱、共进退,所以内阁的成员一般和首相是保持一致的。又因为内阁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所以女皇反对出兵,布莱尔是不会撤兵的,因为女王对首相没有约束力,首相只是议会负责,如果议会反对,布莱尔就要认真考虑了!答案提示(1)赞同。内阁集体负责,共同进退。(2)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3)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案例2:一位近代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经说过“上下两院如果做出了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的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大家考虑一下,这位权威人士说的是否有道理?考察要点:⑴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是英国国家的形象,扮演仪式性的角色,没有实际权力;⑵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实行责任内阁为核心,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长;⑶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⑷英国的议会是国家的权利中心,拥有最高的立法权。案例分析:材料中的这位权威人士说的是有道理的,因为英国的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英国的君主是国家的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仅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质性的权利。答案提示:有道理,按照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规定,君主权力受议会制定法律制约,如果真有女王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案例3:穷人的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英国哲学家、政治学家、西方法治主义的奠基人洛克(1632-1704)有一句经典名言:穷人的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意思是说,风可以吹进穷人的房子,雨也可以打进这间房子,房子甚至在风雨中飘摇战栗,但是国王不能随意踏进这间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也不能踏进这间门槛早已磨损的破房子。回答:结合已有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大家自由讨论一下,这句话该如何理解?考察要点:《权利法案》明确规定限制国王权力,约束国王行为,它以法律形式把革命成果巩固下来,议会权力开始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案例分析:这句话诠释了私有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中也可以对抗国王的权威。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公共舆论,都对私有财产怀有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甚至极端的仇视心态。“抄家”就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一大恶俗。答案提示:这句话体现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精神,就是国王不能僭越法律,随便侵害私人财产,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权和利益。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私有财产根本得不到保护,严重损害了人民利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学案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