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惠宁来同调研讲话精神骆惠宁在大同调研时强调,克服资源型地区眼睛向内的习惯,整体上转过身来,眼睛向外,登高望远,以开放的心态推进转型发展。骆惠宁强调。聚焦“两个持久”工作目标,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他要求大同把发展非煤现代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在转型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争当对外开放和能源革命“尖兵”。在同煤集团恒安XX县区,骆惠宁了解“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情况,指出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社区服务业,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同煤国电同忻煤矿,骆惠宁希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升智能化装备集成配套能力,培育竞争新优势。骆惠宁实地察看了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强调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七河整治”这一战略任务抓好。骆惠宁还到位于XX县区的宗银银制品制造公司进行调研,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促进旅游业发展。在座谈会上,骆惠宁强调。要抓住机遇,用非常之力、恒久之功推动转型发展,摆脱煤炭依赖的思维方式,坚持环保倒逼转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能源革命的“尖兵”,把发展非煤现代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实现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要抓紧补上县域经济短板,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以超常举措攻坚深度贫困,注重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和特色产业扶贫。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打好净化政治生态组合拳,扎实推进“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搞好巡视整改自行“回头看”,下功夫抓好“三基建设”。领导干部要自觉践行“五倡导五反对”,带头转变作风。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引导到改革发展上来。骆惠宁对大同做好对外开放提出新要求。一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二要以开放助推转型。三要用好文化旅游这张开放“名片”。第1页共9页第二篇:骆惠宁重要讲话骆惠宁重要讲话一骆惠宁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促进了全民素质的提高,带动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为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必须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骆惠宁就贯彻实施好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配套文件做了具体部署。第一,增强时代感和紧迫感,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当今,我省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各族人民群众对接受教育,提高素质,改变命运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更加迫切。要把握潮流,顺应民心,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藏区跨越发展和玉树灾后重建等重大政策机遇,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教育发展方式转变,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更大的力度,解决突出问题,缩小发展差距,加快改革创新,打造若干亮点,全力推进青海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到2015年,全省教育发展总体达到西部平均水平,若干指标达到西部前列水平。到2020年,全省教育发展总体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第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通过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消除校舍安全隐患、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等措施,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逐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把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对经济困难幼儿提供资助,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要保障弱势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保证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免费接收义务教育,创造条件让更多残疾孩子在普通学校上学。第三,要着力优化教育结构,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要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切实解决“入园难”的问题。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要围绕技能型人才需求方向,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调整第2页共9页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稳步发展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