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中国民俗旅游各章节重点汇总第一章绪论1、民俗定义(P4)、风俗定义(P5)、习俗定义(P6)、礼俗定义(P6)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牛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愤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钟文化的一个员基本的组成部分。风俗是人类的群体因特定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条件、社会需要而逐步形成的,传承于社会的.具有一定的流传范围或区域、一定的流行时间,甚至始终生生不息的趋同性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文化创造。习俗简而言之,即为地域性很强、阶层性明显、相沿积久的一种群体性的习惯和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礼俗泛指我国周以来维护统治阶级专制统治的十L6仪式,是一种制度化了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具有导向性和强制性的特征。2、民俗旅游定义(P11)民俗旅游属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3、民俗旅游应该具备条件(P11)⑴旅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⑵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为民俗产品。⑶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⑷既是一种经济行为,又表现为一种文化行为。⑸民俗旅游的服务对象为公众,主要是离开经常居住地到民俗旅游地进行旅游活动的人,也包括民俗旅游点所在区域的水久性居民。4、民俗旅游的特点(P15)(1)文化性;(2)禁忌性;(3)交往性;(4)立体性;(5)高效性5、民俗旅游的架构(P19)民俗旅游的构成:(1)民俗旅游主体;(2)民俗旅游介体;(3)民俗旅游客体;2/126、民俗与旅游关系(P22)(1)旅游为民俗资科的传承做出了贡献。(2)旅游丰富了民俗内容。(3)察风观俗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4)民俗充实了旅游内容。(5)民俗能为旅游景点的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第二章服饰民俗旅游1、服饰民俗概念及形成的原因(P28)服饰民俗是指人们在日常和节日生活中有关衣裤、鞋帽、装饰、佩戴、穿戴等方面的习俗惯制。服饰民俗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服饰民俗.可以表现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时尚,也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伦理观念,同时还能体现出群体的智慧和创造。服饰民俗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多样,它的形成、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1)经济条件;(2)历史文化传统;(3)地理环境;(4)宗教信仰;(5)社会风尚;(6)文化交流2、服饰民俗的旅游文化内涵(P46)服饰民俗所体现的旅游文化内涵相当丰富,主要有:(1)服饰民俗是旅游审美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2)服饰民俗是一个民族或区域历史的缩影。(3)服饰民俗是民族的标记。3、服饰民俗可供旅游开发的思路(P48)基于服饰民俗的鲜明外显特征,服饰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按下列方式进行:(1)博物馆陈列。(2)民俗服饰装扮。(3)民俗服饰体验。(4)服饰商品。(5)服饰仿制。服饰民俗是以人为载体的民俗语,而人又有民族、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开发服饰民俗旅游资源还须特别注意以下五点:(1)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2)与环境相协调。(3)把握民族服饰的本质特点,注意多样性与独特性的统一,不能张冠李戴。(4)开发的方式既可采用单—方式.也可以多种方式组合开发。(5)要充分利用节庆,集中展示民俗服饰。3/12第三章饮食民俗旅游1、饮食民俗的定义及其特征(P52)饮食民俗,是指有关食物和饮料,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俗尚,它是民俗中最活跃、最持久、最有特色的事象之一。特征:(1)就地理环境看,饮食民俗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选择性和适应性。(2)就历史传统看.中国稳定、漫长的农业生活和中国人重历史、重家族和传统技艺(包括特殊的烹任、酿造等方面的技术)的传统,使“祖传”的烹任手艺得以流传,并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与形式,精益求精。(3)从经济上看,食俗的孕育和变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