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课后反思强春梅对于教师来说,“课后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教师。简单地说,课后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课后反思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一、记成功之处,发扬光大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作为教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教学方法.教学特点,当这些教学方法、特点适合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这就是课堂中最成功的地方,应该发扬光大。在我的课堂上,有问题,从来都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有难度的小组讨论,这样充分肯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我解决问题中找到了成功,培养了自信,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培养了学生独立或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只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与共同学习者。例如:在《比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和猜测,比有什么基本性质?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除法和分数的性质,分小组进行大胆探索,从各个角度类推验证出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得到了培养.二、记“败笔”之处,探索矫正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时吸取的教训。作为教师,要及时的反思,找出失误之处,探索矫正,以提高教学水平.如:我在课堂教学总是怕边缘生掌握不了,老爱反复练习,这样课堂作业当堂完不成,拖到课后完成,课后给学生造成了负担。另外,我上课不按计划上,总觉得简单,贪多,几个例题一块上,这样就造成有些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够深,掌握不太牢固,学习感觉到吃力,没有兴趣。我找到了这些原因,以后上课精讲少练,教学内容适合,作业时多巡视,多辅导边缘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学生现在都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学生学习的兴趣浓了,我感觉轻松、快乐。三、记教学机智,积累经验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理解和掌握列文字题的综合算式的思考方法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也跟例题一样,用红色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在我讲解课时,突然意识到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度到以抽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我把文字同一定的符号结合起来教学文字题的综合算式,学生的思维将在具体的符号形象中变得更清楚、快捷,严谨、活跃,解题能力相应得到提高。在文字题中,数量关系是通过一定的术语表示的,学生能识别问题的数量关系就能正确列式。读文字题时,在和、差、积、商的下面画“○”,关键词(加上、减去、乘、乘以、除、除以等)下面写上运算符号,明确运算符号前后各表示什么名称,再画上横线,把知道的数量写在对应的名称中,不知道的量用问号表示,然后写出算式,明白必须先算“?”上的算式,不能先算的加上括号,使它先算。如下画符号为:120加上40的和,除以20,商是多少?四、记学生见解,拓宽思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