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强调互动——谈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编写及教学策略苏教版小语教材编辑部高万同一、口语交际的意义与地位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是《标准》的一大特色。“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中介,有目的、有对象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信息交流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进化和发展的大问题。著名生物学家贝时璋先生曾给生命显著的特征——“活”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活”,就是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和有机统一的动作。由比利时学者普力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是由无机物向有机物、由动物向人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具有特异性质的结构。这种结构正是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包括信息),使它在不断运动的同时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有序状态,这样它才不至于陷入绝对平衡和死亡。信息的传递、处理和交流是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口语是最便捷、最基础的交际手段。能使用口语进行交际,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顺利融入未来社会的首要必备条件。培养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更好地进行人际沟通、社会交往和发展合作精神的需要,也是一个人学习知识、经验的第一重要渠道。人的语言习得明显存在着一个发展的关键期(从2岁至青春期),抓住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充分挖掘儿童语言习得的潜能,极早进行规范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二、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3—4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4条目标要求: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话语打动他人。上述各项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倾听能力:把握主要内容(包括材料和观点),体会情感态度及交际意图。表达能力:讲述见闻,讲述故事,说出感受和想法,并能打动他人。应对能力:积极反馈,作出反应,能复述、转述,向人请教,与人商讨。口语交际的基本素养——注意文明态度,提高语言修养。三、“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部分的编写体例与意图四年级上册共安排口语交际教学内容7篇:练习一:学会感谢;练习二:介绍我的朋友;练习三:学会赞美;练习四:说漫画;练习五:帮他出主意;练习六:做做说说(属:‘综合性学习”,含有“口语交际”),练习七:小小讨论会——用好压岁钱“感谢”、“赞美”是人际间回应性的交际行为,前者是对他人给自己的帮助、支持、鼓励等使自己受益的友善行为的回应;后者是对他人有积极意义的美好行为的回应。必须先弄清需要“感谢”和“赞美”的具体行为及其意义、价值,然后才好组织、运用语言,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实施有理有据的“感谢”和“赞美”活动。“介绍朋友”、“说漫画”是陈述自己对具体对象的感受、意见以说服或影响他人的交际行为。前者要陈述的对象是人——朋友,后者要陈述的对象是物——漫画。必须先对要陈述的对象有足够的了解或理解,而后才能组织、运用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生动的介绍和说明。“出主意”、“讨论会”是就某一事件或话题进行切磋和商讨的交际活动。前者是针对他人碰到的难题阐说自己的主见,后者是就某一焦点话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必须先弄清所谋事件和所议话题的是非利弊、轻重缓急,然后才能全面、得体地说出正确可行的意见和方法。四、口语交际的教学思路及策略进行口语交际,就是要解决交际内容、交际主体与交际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组织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以下基本思路和策略。(一)创设交际情境。揭示交际话题要围绕本次口语交际的中心话题,创设一个现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了解交际话题及交际意图,分清交际主体和对象,交际中的角色关系与环境背景,以增强学生参与交际的角色意识、情境意识。教学中,要充分开展模拟活动,努力使交际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