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是什么?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②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3、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4、文化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3、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4、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5、文化的继承性: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6、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8、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9、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思想运动10、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11、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12、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13、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检验文化创新新的根本标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1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立足于社会实践15、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史书典籍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6、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1必然要求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7、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2、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3、对待落后文化的态度: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4、对待腐朽文化的态度: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5、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我们所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6、当代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