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全县烤烟标准化生产整地待栽现场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田森同志就全县烤烟生产前期基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后坪、官舟、板场、洪渡等4个乡镇对当前烤烟起垄待栽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很有借鉴价值,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秀海同志传达了全市烤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对下一阶段全县烤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希望会后,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当前烤烟生产工作讲三点意见。第一、围绕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增强抓好烤烟生产的责任感今天,县政府召开全县烤烟标准化生产起垄待栽工作现场会议,主要基于三个原因:一是烤烟大田移栽将至,对抓好技术培训,落实措施,推进烤烟生产提质增效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要求;二是因政策性因素,省政府将我市的烤烟生产指标调整为上等烟60%以上,上中等烟100%,等级合格率80%以上,结构调整补贴180元/亩。要想完成新调整的烤烟生产指标任务,任务重、压力大,同时也是一种机遇,更是全县烤烟实现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三是从前期基础工作量化绩效考核的情况来看,各种烟乡镇烤房建设进度缓慢,特别是新景、黄土、思渠、甘溪、夹石等乡镇烤烟面积落实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各种烟乡镇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树立“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理念,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扎实抓好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切实增强抓好烤烟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二、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切实抓好当前各项重点工作为确保全县烤烟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明确一个目标,做好一个规划,算好三笔收入账,突出三个服务,抓住三个关键,抓好三个落实。明确一个目标:今年,我县调整后的烟叶工作目标是:生产烟叶16.75万担,完成地膜烟种植4万亩,收购烟叶13.5万担、力争15万担,处理不适用烟叶1.75万担,上等烟比例达60%以上,上中等烟比例达100%,等级合格率达80%以上。要完成任第1页共6页务,就必须栽足8040万株烟苗,留足种烟地6.7万亩以上。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各种烟乡镇要加大工作力度,尤其是抓烟干部、烤烟辅导员,进村入户搞好宣传发动和技术指导工作,群策群力大战15天,确保在3月30日前100%完成整地待栽、4月30日前完成地膜覆盖移栽和井窑式移栽任务。要千方百计提高技术到位率,起垄过程中务必施足底肥,切实扭转往年种植陋习,从源头上控制杂色烟叶的产生。搞好一个规划:烟区规划是围绕已建烤房调整生产布局,促进烤烟生产提质增效。根据我县地形地貌特点,立足优势条件,按照“稳定老烟区、发展新烟区”的原则,做好全县的烟区规划;按照优化种烟区域,优化种烟土地,优化种烟农户“三个优化”的原则,做好乡镇的烟区规划;按照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原则,做好统筹兼顾,为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算好三笔收入账:一是算好群众收入账。群众是否能够增收致富,事关全县广大烟农种烟的积极性,也是发展烤烟生产工作的关键因素,更是实现我县20XX年“减贫摘帽”,20XX年同步小康的基础条件。就20XX年,全县烟农仅种烟一项收入达1.42亿元,户均收入6.06万元,比直接从事粮食生产增收8800万元,户均增收3.8万元。二是算好财政收入账。从目前来看,烟叶税收是缓解乡镇财政困难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之一。三是算好企业增效帐。烟草企业是国有纳税骨干企业、对国家贡献大、企业效益好、职工工资保障也是职工民生所需。突出三个服务:一是加强对规模化种植专业户的服务。规模化种植是我县烤烟生产稳定规模、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种烟乡镇、烟草部门要按照“抓大、稳中、促小”的总体思路,科学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促进专业户良性发展,实现大而强、大而富的目标,为烟农出谋划策,减工降本、增加收入。二是加强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烤烟生产环节多、劳动强度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要实现“减工、降本、增效”目标,就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工场化”的现代烟草农业发展道路。各种烟乡镇要彻底转变传统的种烟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烤烟专业合作组织,打造一批高效专业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