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儿童情绪行为矫正的研究VIP免费

关于儿童情绪行为矫正的研究_第1页
1/12
关于儿童情绪行为矫正的研究_第2页
2/12
关于儿童情绪行为矫正的研究_第3页
3/12
关于儿童情绪行为矫正的研究攸县特殊教育学校王琳2014年11月关于儿童情绪行为矫正的研究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概述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智障儿童常伴有的情绪问题及解决方式智障生情绪与行为矫正的个案第一章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概述一、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概念根据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我们认为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和青少年是那些有长期的情绪困扰和家庭、学校、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里经常和父母吵闹、欺负弟妹,在学校里屡受纪律处分,在社会上严重违反公共秩序,打架斗殴成性,甚至染上如吸毒、偷窃、赌博等不良习性。下表的辨析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概念误正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是心理治疗专家、精神病专家的责任,教师和家长对此将无能为力。许多个案表明,在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从致因分析观察家教育方案的制定,都需要心理学专家的帮助;但教师和家长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育方案要靠教师和家长来共同制定,并主要靠教师和家长来执行。情绪与行为问题主要是由儿童的家庭造成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有着较密的关系,但也不能把它都归因于家庭问题。所有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都有攻击性行为。其实不然,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表现形式是多种样的,有的儿童的外部行为表现是退缩、孤僻而不是攻击。二、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分类(一)障碍程度分类从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程度上可将问题儿童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二)控制程度分类从情绪与行为的控制程度上来划分,可分为超控制与低控制型两大类。(三)障碍行为后果分类按行为的后果和错误的性质来划分,情绪与行为障碍可分为非社会性行为和反社会性行为两大类。三、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成因(一)生物因素遗传因素(二)心理因素(1)、由于儿童时期受到了精神和心灵上的损害而产生异常的愿望,并引起深刻的体验;(2)、在家庭、学校、交友方面产生强烈的不适应而形成的感受;(3)、由于内心的压抑所造成的不幸感。(三)社会因素1、家庭环境方面2、学校环境方面第二章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一、认知不协调1、认知内容与认知过程的不协调2、认知成分与认知方式的不协调3、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三者的不协调二、挫折感强三、心理冲突过强四、自我意识发展滞后第三章智障儿童常伴有的情绪问题及解决方式一、智障儿童常伴有的情绪问题1.抑郁情绪2.害怕情绪3.发脾气4.爱哭、易怒二、解决方式(一)、处理情绪行为的策略第一、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第二、把握时机、积极处理第三、合理要求、逐步提高。(二)、处理情绪行为的方法。1、感觉统合训练2、行为矫正(1)、正面练习(2)、忽略与增强(3)、厌恶制约(4)、隔离3、认知行为疗法(1)、认知功能训练(2)、沟通控制(3)、自我控制能力训练a、利用迁移手段转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b、语言指导4、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5、家校合作,统一要求。第四章智障生情绪与行为矫正的个案一、基本情况晓勇(化名),男,12岁,中度智力障碍。性格内向,情绪波动大,脾气暴躁,易怒,难以和同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二、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文化程度均不高。父亲,性格温和,比较溺爱晓勇。母亲,性子急,脾气急躁,对孩子的期望较高,教养方式简单粗暴。三、情绪与行为问题表现1、情绪和行为的自控能力差。2、情绪和行为反应直接。3、情绪容易愤怒。三、家校合作过程中的矫正策略(一)、行为矫正技术1、认知疗法2、正向行为支持法(1)、正强化(2)、惩罚法3、自我指导训练法(二)、集体帮助,担任社会职务(三)、家校互动,形成家庭教育指导机制1、净化家庭环境,创建非攻击性的氛围2、建立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四)、合作效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儿童情绪行为矫正的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