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导学案(一)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简介作者及相关内容,了解作者创作背景。2、反复朗读课文,品位文章的童真童趣。3、疏通课文脉络,了解课文结构形式,掌握课文大概内容。学习重点目标2、3方法设计:参照注释,推断语义学法指导1、在反复朗读中,咀嚼文言味道。2、教会学生能抓住重点句子疏通全文内容。学习过程预习导学童年的记忆象广阔的大海,采撷几朵浪花,跳跃着律动的节奏,拍打着轻快的音符,那些随风散上午零零碎碎的感动与怀念,拼组成清晰的画面,留存在记忆深处。让我们聆听经典旋律—罗大佑的《童年》,在音乐声中揭示课题《幼时9趣》。(一)自查沈复相关资料。找寻诗、词、歌、赋中有关童年的经典句子。(二)自读课文三遍,完成下列练习。1、借助工具书,自行扫除生字词。2、你能读出下列句子的节奏吗?(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私拟作群鹤舞空。(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5)作青云白鹤观。(6)果如嗬立云端,怡然称快。3、下列句子你能翻译吗?(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2)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立云端,怡然称快(3)长蹲其身,使与台齐。(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5)见二虫斗草间。(6)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学习研讨(一)导入(二)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三)合作探究,品读欣赏。1、朗读第一节,思考:作者说的“物外之趣”指哪些事情?为什么叫“物外之趣”?2、课文的结构有何特点?3、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能从童稚小事中获得“物外之趣”?1课堂训练1、继续巩固预习题。2、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1)项为之强(2)以土砾凸者为邱。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2)吓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延伸拓展1、初学《幼时记趣》后,你对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什么感受呢?请用一段话,写你童年时代的某种生活体验。(300字左右)2、解释下列多义词(1)之时有物外之趣——昂首观之——(2)以徐喷以烟——以虫草为林——(3)为项为之强——以虫蚁为兽——(4)其常蹲其身——神游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