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惠济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初步方案一、主类资源分析(一)资源特色惠济区总面积232.8平方公里,位于黄河南岸,是XX市规划的市区北部组团(惠济区)的主体。惠济区旅游资源丰富,主有以下几类:绿——绿色农业(农家乐、生态园),绿色滩地(黄河滩地),绿色长堤(黄河大堤及防护林),形成XX市的健康绿肺。古——古庙(纪公庙)、古城(荥阳古城)、古桥(惠济桥)、古运河(惠济渠)、古遗址(汉代冶铁遗址、西山遗址、双桥遗址),是助推当地腾飞的文化核心。河——黄河,索须河,贾鲁河,尤其是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构成最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情结。山——广武山(即邙山),属于嵩山支脉,与黄河交相辉映,演绎整个城市最尊贵的领地。(二)主题演绎以上资源概括起来,形成三个主题。黄河魂、始祖情、古荥韵。黄河魂——“古老的中国有条河,它的名字叫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中国之魂。惠济处于黄河的心脏,以黄河文化为特色的绿色生态项目形成最大的生态旅游优势。始祖情——“遥远的东方有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华夏儿女同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惠济的黄帝城、二圣广场展示龙的始祖文化,构成吸引海内外华人一个共同的情结。古荥韵——欲得天下,必先得中原;欲得中原,必先得古荥。古荥镇是古荥阳的所在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现有纪公庙、汉代冶铁遗址、荥阳古城及西山遗址,是中原文化之根本。这三大主题、三大文化构成惠济旅游的三大支柱性品牌。(三)文化提炼惠济是民族融合、南北与东西汇融之地,且北有黄河之水,南有纪信城隍之火,更是水火交融之地,这构成资源分布的一第1页共8页大特色。1、水—黄河之水。水因形而变,无处不生,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文明,促进了和谐,维护了生态。黄河之水与炎黄二帝、渔家风情和滩涂湿地等旅游资源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明之水、和谐之水和生态之水,水的文化与内涵使惠济旅游充满生命力和感召力。2、火—城隍之火。火是人类发展的里程碑,象征光明、温暖和吉祥,代表蓬博向上、永不停息的精神。纪信依火成神,成就了大汉王朝,中国也因此形成了以汉族、汉字、汉学为代表的大汉文化。城隍之火与冶铁遗址、体育中心和创意产业等旅游资源结合,构成传承古今的汉文化之火、健康之火和创意之火,火的文化与内涵使惠济旅游充满永不落幕的活力与魅力。3、水与火的交融▲水与火一阴一阳,构成世界万事万物的两个方面,既辨证又富有哲理。▲水与火为生命的本源,强调阴阳平衡,构成中国养生文化中的核心。▲温泉具有水与火相融的双重性格,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水为财、火为运,水火融合不仅是和谐概念,更是财运表现。黄河中有大量泥沙,这是水中带土;火、冶炼铁砂,这是火中熔土;土在五行中为本,惠济的水和火是有根抵的,是有本之源,是可转运的水与火。水与火的交融成为惠济旅游的最大特色。(四)旅游内涵生态概念——身体需要(黄河魂)精神概念——心理需求(始祖情)文化概念——文化需求(古荥韵)旅游只有满足了这三方面的需求,才是完美的,才能真正的走向市场。惠济在资源方面,已经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的条件,其旅游发展的内涵,就是古和绿:古—即火文化,以二帝和古荥为代表的景观群。绿—既水文化,以黄河风光带为特色的景观群。从旅游战略概念来说:古是内涵绿是效益第2页共8页从旅游产品结构来说:古——是文化的注入绿——是经济的释放从旅游市场需求来说:古——是精神的需求绿——是身体的需求旅游只有满足这两点才能正真进入市场。二、现状及问题诊断惠济区依托XX市近郊的地缘优势,旅游获得快速发展,现有一个国家4a级景区(黄河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3a级景区(花园口景区、丰乐农庄),以及富景生态园、大河庄园等一大批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旅游项目。旅游发展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存在以下问题:1、资源缺乏整合,多数产品开发滞后。2、有规模的景区相对孤立,难以形成核心景区的带动效应。3、缺乏文化概念的注入和经济的释放。4、旅游辐射能力不强,产业带动不明显。5、缺乏整体营销,旅游认知度低。惠济区成立时间不长,以上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合理统筹、科学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