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绪论一、PLC的由来二、PLC的特点PLC出现后受到普遍重视,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它有一系列受用户欢迎的特点。主要是:PLC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设备。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配置灵活、使用方便以及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的各个方面,并已成为实现工业自动化的支柱产品。作为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牢固掌握PLC及其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术,才能适应当前及今后的社会发展的需要。1、可靠性高;3、组合灵活、使用方便;4、功能强、通用性好;5、开发周期短、成功率高;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1、按结构形式:整体式、模块式2、按I/O点数和存储容量:小型(256点、8K步)、中型(2048点、32K步)、大型(2048点以上、32K步以上)3、按功能:低档机、中档机、高档机PLC绪论三、分类2、编程简单、易于掌握;四、应用1、开关量逻辑控制2、定时、计数控制3、闭环过程控制4、冗余控制5、监控6、数字通信和联网控制五、发展方向PLC绪论1、小型化方向:多功能、体积小、点数少;2、大型化方向:功能强、应用范围大、性能高、编程软件多样化和高级化、标准化、构成形式的分散化和集散化六、PLC控制系统与其他控制系统的比较1、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比较(1)控制逻辑:硬接线;软接线(2)工作方式:受约状态;周期扫描(3)控制速度:机械式;电子式(6)设计与施工:周期长且困难;周期短、方便(7)可靠性:差;高(8)价格:便宜;昂贵小结:在性能上PLC优异,且体积小、功耗低,使用维护方便,但价格较高。(1)应用范围:几乎所有领域;主要用于工业领域PLC绪论2、与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比较(2)使用环境:要求较高;要求不高(3)输入输出:I/O与主机采取微电联系,不需电气隔离;控制强电,需电气隔离(4)程序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易于学习和掌握(5)运算速度:速度快,微秒级;接口响应速度慢影响运算速度,毫秒级(6)价格:较高;较低,十分之一左右小结:PLC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专用微机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易于学习和掌握,价格便宜。(1)单片机不如PLC容易掌握(2)单片机不如PLC使用简单(3)单片机不如PLC可靠PLC绪论3、与单片计算机比较(4)PLC不如单片机运算速度快(5)PLC不如单片机数据处理能力强小结:PLC用于控制,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单片机通用性和适应性较强PLC绪论一、PLC基本结构二、PLC基本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基础知识三、PLC编程语言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外设I/O接口I/O扩展接口存储器EPROM(系统程序)RAM(用户程序)输入单元输出单元电源I/O扩展模块编程器打印机EPROM写入器上位计算机图形监控系统主机PLC的硬件系统简化图用户输入设备用户输出设备基本组成基本组成PLC的单总线结构框图微处理器CPU系统程序EPROM用户数据RAM用户程序EPROM存储器扩展通信接口编程器功能开关和指示灯输入滤波输出锁存智能I/OI/O扩展后备电源光电耦合来自现场光电耦合三种方式输出去现场总线基本组成1、输入部件输入部件是PLC与工业生产现场被控对象之间的连接部件。是现场信号进入PLC的桥梁。(1)开关量输入电路1)汇点式2)分隔式2、输出部件输出部件也是PLC与现场设备之间的连接部件,其功能是控制现场设备进行工作。1)直流输入2)交流输入(2)输入信号接线图基本组成三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分别为交直流、直流、交流I/O端口接线SB1SB2SB3COMX0X1X2Y0KMCOM电源PLC(3)可控硅输出方式(2)晶体管输出方式(1)继电器输出方式工作原理1、工作方式2、工作过程(1)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像区中相应的存储单元内。(2)程序执行阶段:CPU按自上而下、自左而右顺序扫描用户程序,逐句执行各条指令。PLC采用周期循环扫描、集中输入与集中输出的工作方式。每次扫描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3)输出刷新阶段:所有程序执行完毕后,CPU将所有需输出的数据一次性输出以驱动外部负载。工作原理3、输入输出响应时序图M100Y6X0M100采样采样采样执行执行执行输出输出输出第一周期第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