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业系统XX年工作计划根据2018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以及农业部的工作部署,农业部门要实施八大行动,即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粮棉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行动、“一懂二爱”班子队伍提升行动。全省农业系统要围绕实施八大行动,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突出质量效益,推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2018年推行“农业质量年”建设,重点抓五个方面工作。一是调整优化种养结构。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调减低产低效水稻面积100万亩,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再生稻,探索轮作休耕试点,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继续推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力争畜禽规模养殖设施配套率达72%以上,优化生产布局,引导产能向粮食主产区、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渔业生产要坚持稳量提质增效,从重产量转到重质量上来,开展循环水养殖和零用药养殖技术示范,推进渔业绿色发展。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布农业主推技术指南,实施“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配套,推广“稻渔共作”、水稻“一种两收”等30个高效种养模式。大力实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强化科学减灾抗灾,做好物资和技术储备。启动良种推广“555”工程,即推进建设50个新品种示范片,带动5000个新型经营主体,创办500万亩良种示范样板,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力争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使用好1.5亿元省级统筹资金,重点扶持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建设、果蔬冷链运输体系建设等。加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力争注册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9万家和3.5万个,同比分别增长10%、20%。继续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系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万人。四是推进“五区一园”建设。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第1页共5页产保护区划定工作。切实抓好3个国家级和33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高标准建设XX市、夷陵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XX县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继续建设好6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五是打造“湖北粮,荆楚味”地域品牌。大力宣传推介优质粮油品牌,培育虾香稻、富硒米、高油酸菜籽油等地域特色品牌。发挥好潜江龙虾、宜昌蜜桔、监利黄鳝、秭归脐橙等区域公共品牌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万里茶道”等农产品营销活动,着力提高湖北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加快建设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支持茶叶、水果、蔬菜等走出去,力争农产品出口额达到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二、突出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之一,产业融合是产业兴旺的关键。一是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地域特色,挖掘民俗文化,彰显荆楚风格,在“城边、景边、路边、湖边”村庄科学合理布局“三乡工程”,探索建设“民宿村”、“电商村”、“网红村”等示范村。引导企业、能人投身农业农村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万亿元产业,着力提升冷链、保鲜、储藏和烘干等农产品初加工能力,补齐农产品精深加工短板,开展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力争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万亿元,同比增长8%,在全国位次“保五争四”。三是大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巩固提升粮食、蔬菜、生猪、水产四个千亿元级产业,加快打造特色经济作物、小龙虾、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三个新的千亿元产业。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力争全省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达到370亿元,同比增长15%。四是大力开展农村“双创”活动。鼓励和引导返乡下乡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禀赋,开发农业农村资源,积极发展规模种养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生产经营模式,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展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现代产业组织方式的创业创新,提高创业创新质量和效益,建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