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县域考核动员会发言同志们: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是今年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为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市里成立县域经济发展和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今天,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主要是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动员各成员单位更加有力、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分工,今天原则上定下来。至于各个组的重点工作,要再作进一步斟酌,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发展、小城镇建设,提出更有针对性、有效性的举措,不能只是策划一些会议和常规性工作。请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加,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决定》;对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抓紧修改完善,要定位高一点,明确各县区跨越发展的速度和目标,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突破点和着力点,优势、特色和潜力分别在哪里,以增强行动计划的指导作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要把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大家知道,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市的基础,县域强则全市强。我市县域经济相对薄弱,是制约科学和谐率先发展的主要"短板"。没有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就不可能有全市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民生质量的大幅改善、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对此,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等领导同志多次作出指示。4月10日,异康书记到我市部分县调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确定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十二五"期间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明责加压、强力推进。张少军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三二一"总体思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是主要战略。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力度是空前的。先后召开了全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总结表彰、重点项目建设、骨干企业培植暨企业家队伍建设、金融服务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等大型会议;制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修订完善了考核办法;并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推广了县"四比四看、四找四定"的经验,为县域经济跨第1页共4页越发展营造氛围、创造条件。目前看,这些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地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加快发展的动力,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繁重,需要坚持几年长抓不懈。特别是当前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困难和制约因素,比如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等。因此,各服务部门要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县域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的位置,深刻理解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二、要认真研究实施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市委、市政府成立的市县域经济发展和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12名市级党政领导同志担任组长、副组长,51位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项。一是,要抓调度、抓调研。要组织精干力量,及时进行调度、调研,不断研究新形势,掌握新情况,找出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原则上,每半月要调度一次面上情况,每月搞1次调研;对重点问题和事项,要随时调度;对上级新出台的政策、基层和外地好的做法,要在第一时间研究;对重要信息,要及时上传下达;出台政策措施,要充分论证,增强针对性和指导性。这次会后,各推进单位要组织开展一次全面调研,吃透多方情况,把有关情况调度上来,提出下半年工作重点和措施。二是,要抓督导、抓考评。要把督导检查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日常督导与重点督导、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深入县区、部门、企业真督实查,确保查出真情况、督出好效果。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要抓住不放,反复督导,直至问题解决为止。对工作敷衍塞责、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单位,要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要把督导与考评相衔接,客观评价县区和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要科学确定考核标准,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特别注重对转方式、调结构方面的督导考评,力促市级重点项目、工业"7521"工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