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春天的脚步古诗二首(一)《绝句》导学案主备单位:主备人:学习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理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学习重点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学习难点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导学流程一、预习1、学习诗中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2、朗读并背诵古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二、呈现目标:用小黑板三、互动探究、合作交流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五言绝句)这首五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百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2、学生自读。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四、范读创设情境1、学习第一句(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在初春明媚的阳光里,江山是多么美丽。和暖的春风轻轻吹着,草绿了,花开了,散发着阵阵清香。短短的十个字概括了什么特点?(3)介绍了燕子和鸳鸯。燕子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黑色的;而鸳鸯是古代人们用来代表美好事物的一类鸟,大多是彩色的。(4)学习“融”、“睡”。那活泼可爱的燕子在哪里干什么呢?(造窝)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忙碌地衔泥造窝鸳鸯成对的睡在沙滩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轻松愉悦)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明快,高兴)五、课堂达标(一)、背诵古诗。(二)、下面句子中,是比喻句的用对号表示。1、太阳像个火球,跳出了海面。()2、此刻,我似乎看到了无边的大海和涌起的浪花。()3、小明想像他姐姐一样,当个医生。()4、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学生检验达标情况课后反思(二)《村居》导学案主备人:杨俊亚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学习难点理解诗意。导学流程一、预习1、学习诗中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2、朗读并背诵古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二、检查预习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三、呈现目标用小黑板四、互动探究、合作求解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五、合作学习生字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