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作业2第5章—第8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交际型公关: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等。2.社会型公关:就是组织利用举办各种社会性、公益性、赞助性活动开展公关的模式。它是以各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为主要手段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3.媒介关系:叫做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这种关系含有双重人格关系:其一,大众传播是社会组织与其他公众信息沟通的“中介”环节;其二,大众传播本身也是社会组织的目标公众。保持与媒体的良好关系为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4.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是一个组织集中发布新闻、扩大社会影响、搞好媒介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传播方式的角度看,记者招待会介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属于一种“两极传播方式”。其直接形式是会议属于人际传播,但参加会议的记者又都是代表某个新闻机构,他们可以把在记者招待会上获得的信息拿到自己的媒介上去发表,使组织的信息转变成了大众传播5.共同经验区:共同经验区指交际的双方共同的知识和经验领域。素不相识的两个人要想谈的来,就需要找到共同经验区。一般而言,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善于交际,就因为他经验范围宽广,与任何人都可以找到共同经验区。一名公关人员平时要注意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范围,积累雄厚的文化资本。在交际时要善于从对方的职务、经历、年龄、性别、服饰、口音等等方面寻找谈话的线索,表露自己,引起对方的共鸣。二、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20分)1.错误,这是配额抽样法的优点。2.错误,是封闭式问卷的特点。3.正确,回答了服务型公众的含义。4.正确,是企业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最基本目标。5.正确,回答了员工关系的意义。6.正确,回答了良好消费者关系意义之一。7.正确,回答了公共关系传播中大众传播中特点之一,信息公开,面向社会。8.正确,回答了公共广告和商品广告的共同点。9.正确,回答公共关系沟通人际传播符号中表情和目光的作用。10.错误,界点改为起点,因为界点不是基础,而是基本利益防线。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高美誉度、低知名度属于公共关系哪一种状态:(B)。A.最佳B.较为安全、稳定C.不良D.恶劣2.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D)。A.组织形象象限图B.形象要素调查表C.语意差异分析法D.形象要素差距图3.(A)是公关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A.媒介公众B.社区公众C.消费者公众D.名流公众4.组织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就是运用(D)。A.公关广告B.人际传播C.网络D.大众传播5.(B)是所有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A.媒介公众B.政府公众C.社区公众D.名流公众6.针对性强的大众传播媒介是(B)。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7.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排列事件是(A)。A.倒金字塔结构B.并列结构C.顺时结构D.金字塔结构8.组织以自身的名义,在社会上率先发起某种活动,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是(C)。A.组织广告B.响应广告C.公益广告D.祝贺广告9.组织成员之间地位平等,相互之间有着广泛的接触,但是没有中心人物的传播网络是(C)。A.辐射型网络B.链式网络C.环形网络D.G型网络10.在人际交流中,谈话双方的距离也是传达态度的一种信号,个人距离是(B)。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组织形象分析的三个环节是(ABD)。A.自我形象分析B.实际形象分析C.历史形象分析D.形象差距分析E.公众评议分析2.编制公关预算的具体方法包括(BC)。A.会议讨论法B.目标作业法C.销售额抽成D.实报实销法E.领导决策法3.当代传播学关于传播渠道的划分主要有(ABCDE)。A.组织传播B.自我传播C.人际传播D.大众传播E.群体传播4.评估公关效果的方法有(ABCD)。A.内外观察法B.直接观察法C.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