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公共关系的含义1)公共关系的定义(1)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团体型的社会关系。(2)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活动。(3)公共关系的重要任务是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4)组织总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来实现组织目标和公关目标的。(5)组织要改善环境,树立良好形象,要运用信息的传播与沟通的手段,把信息定向传播,然后收集公众反馈信息,通过运用各种原则、原理,指导并协调好与公众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关系状态,以实现组织目标。2)公共关系的结构要素1)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公关活动的发起者、策划者、实施者、调控者与评估者。(2)公众,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对象,在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能动作用。(3)媒体,是组织实施关系管理的载体,是联系组织与公众的桥梁和纽带。(4)环境,是组织与公众生活的载体,活动的物质空间。1.1.2对公共关系含义的理解1)公共关系是一种关系2)公共关系是一种观念公关观念的内涵极为丰富,如信息传播沟通、协调、透明度、双向平衡、互惠互利等。没有这些观念是难以实现对关系的管理的。3)公共关系是一种文化现代公共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是为主文化服务的亚文化,是联系社会主文化与该文化群体中的个体文化,即组织与公众的一个重要桥梁和中介。4)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公关策划、信息传播、沟通、协调5)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公关状态是指组织与公众相互联系的情况、相互作用的程度及其发展趋势。6)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具有全员公关意识的组织,他们的公关工作不仅会得到全体内部职工的支持,而且内部职工也会自觉地去从事公关工作,创造出良好的公关效益。7)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它既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应用学科。8)公共关系是一种艺术或方法现代公共关系为实现组织目标,在运作中表现为一种艺术或方法。9)公共关系是一种职业公共关系这一朝阳职业,深受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喜爱。1999年1月4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批文,成立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同年5月出版发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收入了公关职业的名称、公关职业定义及公关职业工作。1.1.3公共关系的特征1)信息的双向传播与沟通2)兼顾公众利益(又叫双向平衡)3)公共关系是组织行为4)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行为5)作为个人也可运用公关的某些原理、原则与方法技巧1.1.4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人际关系1)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1)社会基础不同(2)最终目标不同(3)手段不同(4)公共关系已发展成一门科学,而庸俗关系永远不可能被社会承认,更不可能发展成科学,是必须摒弃的。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1)两者的目的不同(2)两者的结构不同(3)两者的沟通方法不同1.2公共关系的要素公共关系是由三大要素构成的:公共关系的主体即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客体即公众、公共关系的媒介即传播。1.2.1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构成一个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1.2.2公共关系的客体要素—公众公共关系的公众特指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和,即那些与公共关系主体有直接或潜在关系,相互影响、有互动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1.2.3公共关系的中介要素—传播组织公共关系的传播是指组织利用各种媒介与公众进行沟通,争取理解与信任的过程。1.2.4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和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公共关系学的任务是研究:什么是公共关系;为什么搞公共关系;怎么搞公共关系;由什么人去搞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历史、现状及规律等。1.2.5公共关系传播的核心内容—组织形象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是塑造组织形象1.3公共关系的基本属性公共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并有其特殊的属性。1.3.1客观性公共关系的客观性是由社会关系所具有的客观性质决定的。1.3.2公共性公共关系是社会群体与社会环境发生的联系。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作用对象都是集体,是“公对公”,相互沟通的媒介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介,活动的目的是为组织和公众谋利益,是公众性和公益性的。因此,公共关系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特征。1.3.3稳定性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是长期存在的,不仅谋求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