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借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3、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写好写植物类的作文。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重点、难点:1、凭借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开启童心1、请看,这就是上堂课我们已经认识的一种奇妙有趣的植物。(指黑板)2、引读,为什么?(因为作者喜欢夹竹桃的韧性和带来的幻想)(板书:韧性、幻想)3、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夹竹桃,来细细地感受它的韧性,同时领略它带来的幻想,好吗?二、检查预习,激发童趣三、探究合作,舒展童情教学三四自然段: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看哪个自然段是直接写夹竹桃的韧性的?(4)2、大家仔细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可以圈圈、画画、写写。3、把你知道的说给你同桌听听,不懂的商量商量。4、交流:我知道了这段主要讲夹竹桃的韧性难能可贵。(你知道了它的段意)(板书:难能可贵/十分可贵)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的韧性呢?注意: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字词(1)、我是从“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看出夹竹桃开花时间很长,一直开一直长,很有韧性。(那你能把它的韧性读出来吗?)(请女同学来朗读。)(2)、我是从“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看出来夹竹桃从春天到秋天没有一天不开放的,开花时间很长,不会因为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改变,十分有韧性。(练、点、齐)(3)、我是从“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不论什么花开,夹竹桃都无不奉陪。”同样也可以看出夹竹桃花期很长有韧性,而且不会因为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改变。(你能把理解的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男同学读)5、学到这我们对夹竹桃的认识更深刻了,你能用自己的话,夸夸夹竹桃(从春到秋你都自始至终、始终如一;从你的花期,我看出了你坚韧的品质,那种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的韧性是非常可贵的。)6、大家赞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赞一赞吧。7、真棒,把夹竹桃赞的美滋滋的。8、和那些花比起来,“那些花”指哪些呢?它们留给你的印象又是什么呢?浏览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两个问题。9、交流(各种花)印象是春天花团锦簇;夏天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秋天花开花落、万紫千红。10、作者家院子里的花开得这么美,作者为什么只对夹竹桃情有独衷呢?(因为其它的花只开一个季节,而夹竹桃三季都开,夹竹桃的韧性是其它花所没有的。)11、让我们通过朗读再一次来感受夹竹桃的韧性。朗读3、4自然段。过渡:夹竹桃的韧性是难能可贵的,让我们大家都爱上了它,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远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再接着去领略她月下扑朔迷离的风姿吧!三、教学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交流:(1)、我知道了这段主要写了夜晚夹竹桃很美和引起作者的许多幻想。3、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美?(1)你站在-------许多幻想谁来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字词(2)“模糊”花朵美;“毫不含糊”“浓浓烈烈”香气美;“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影子美;谁来说说“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是什么样子的?(3)模糊、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就请你把理解的读出来?(点、齐)“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的夹竹桃带给我们无穷无尽地想象,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过渡:现在我们来到了夹竹桃边,淡淡的月光,疏疏密密地漏过茂盛的枝叶,把梦幻般的阴影洒落到柔软的地面上,掠过的丝丝轻风,使得这带点神秘的影子微微地晃动,还不时送来,在浓密枝叶间流淌的阵阵花香,迷人的月色,婆娑的树影,浓浓的花香,阵阵地清风,把我带进了一个那样令人陶醉的,不断产生幻想的,奇特美妙的世界。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发散)大家的想象真丰富,那作者又幻想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心放进去,默读那些幻想的句子。你觉得作者的幻想怎么样?(板书:奇特美妙)妙在哪?交流:(想到的很妙,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