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无锡市东林小学李旦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9~5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2、利用学生已有“用减法解决求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的逆思考经验来理解用加法求被减数的道理,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加法的含义。3、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4、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口头作答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1、师生谈话: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礼物,你们想要吗?想要的小朋友坐端正了,开动你的小脑筋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2、师生游戏(准备10粒糖放在不透明的袋子里)师: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个魔术袋,下面想请小朋友在这个魔术袋里抓抓礼物。生抓出?粒糖,那还剩多少粒糖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数出还剩的数量)师:那现在你知道魔术袋里原来有多少粒糖吗?生:10粒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生:因为刚才小朋友抓出来了?粒,我们又数出来袋子里还剩?粒。把两部分加起来就是原来盒子里的糖了。3、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粒糖,只要把抓出来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抓出的糖放回袋子里,再将所有的都拿出来,我们一起数数原来是不是10粒。)你答对了,这个小礼物就送给你了。4、谈话:小朋友们还想不想得到老师的礼物了(想)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揭题: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谈话:首先,我们和小猴一起到桃园去看看。1、说一说师: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我们求什么?师: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你是怎样想的?请你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汇报,多指名说。明确:树上原来的桃子数是总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采的23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要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2、列式计算。师:你会列式吗?板书:23+5=28或者5+23=28追问:23、5、28分别表示什么?23+5=28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师小结:把采走的23个桃子,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就是树上原来的桃子。师: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了清楚地表示计算结果,在得数后面要打上括号写上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应该写什么呢?(板书:个)单位名称一般在问句中找,平时可以把它圈出来方便我们查看。师:现在问题求出来了,谁会回答?我们一起来口答。答:树上原来有28个桃。3、数学小游戏:老师送给同学**朵,还剩**朵,原来有几朵?小结:要求原来有几朵,只要把送给同学的和还剩的两部分合起来。三、巩固练习,联系生活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首先老师带大家到校园里去转转。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一)游乐园1、“想想做做”第4题。师:图中小朋友在浇花。师:你想不想知道他们浇得怎么样了?(课件出示小男孩的一句话:已经浇了34棵)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生:小男孩已经浇了34棵.师:你还看到了什么?生:还有30棵没有浇。师:你能完整地说说图的意思,和要求的问题吗?(指名生交流)已经浇了34棵,还有30棵没有浇,花坛里有多少棵花?师:要求花坛里有多少棵花,你是怎样想的?算式怎样列,独立列式计算。生:34+30=64(棵)或30+34=64(棵)(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算式)师:谁来口答?生:“答:花坛里有64棵花。”师:34表示什么意思?30呢?64呢?2、“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下面去游乐园看看,小朋友们在玩过拼图呢。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自己读题并独立完成。提问:说说你是怎样列算式的。3表示什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师:检查你的单位名称写了吗?谁来口答?指名生口答:一共有24块拼板。(全班齐答)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只要把已经拼好的和还没拼的合起来。回顾:刚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