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合肥市十里庙小学吴敏《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是本册第七单元《乘法》的起始课,是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编排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计算需求,锻炼计算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计算不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前提下,希望学生从表内乘法类推出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积,本节课内容的一个知识生长点是表内乘法,将整百数乘一位数转化为表内乘法进行计算,以此来渗透转化的学习方法。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打下基础。上完了这节课,听了老师专家们针对计算课的点评和分析后,让我深有感触:一、计算课教学需要情境吗?如何使情境更有助于教学?计算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所以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情境的如何使用,更值得我们思考。本节课在试上时,我尝试过直接创设情境,但是在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算理时,学生很难说清算理,我分析,可能是因为知识的间隔,学生已经没有了相关联知识的印象,后来我采用了先复习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知识的迁移,再通过情境,学习新知,感悟算理算法。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学的也很轻松了。情境能够让枯燥的计算式题焕发新的生命力,体现计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只有创设相当合适的教学情境,才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二、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合理把控。算法多样化应是一种态度,是一个过程,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优化是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发生思维碰撞,在碰撞中呈现联系,在联系中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实现主动建构,自我完善,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的过程。我将本节课的算法多样化到算法优化的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通过例题,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再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自主淘汰用加法计算的这种算法,最后,通过想想做做1,完成算法的优化。我想:对于优化,教师应鼓励、引导,应该给学生自我优化的时间和过程,把优点留给学生自己去感悟,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三、把握知识的“生长点”,注重知识的“延伸点”。新课标提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要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我觉得,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延伸。首先,学生学习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不难联想到整千数乘一位数、整万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算式分类这一环节,我就是力求能够渗透这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卡片的分类,感悟到这个延伸点,我相信,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口算整百数成一位数,而且学会了转化的学习方法,从而迁移至整千数乘一位数,乃至整万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另外,对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也应有个延伸,本课教学中的拓展题练习,就是想利用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奠定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