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生活的装饰布”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本课是“人美”版初中二年级教材“设计•应用”领域“居室环境设计”单元的内容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室环境的美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一般采用一些布料来装饰居室环境,这种布在实用的基础上更具有装饰的功能。因此称之为装饰布。装饰布在家居中起着装饰居室,美化环境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装饰布的特点,学习装饰纹样的设计方法和色彩搭配的规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与自己居室整体色彩与格调搭配协调的装饰布。学情分析根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征,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感知事物的正确态度、方法和技巧,以发展学生的各种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因而,本课需利用生活中大量的装饰布资料通过多媒体再现供学生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生活中的美的能力,继而产生表现美的欲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正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那样“美是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并感受装饰布是怎样扮靓家居的。2、研究装饰布的特点,掌握装饰布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并完成一幅装饰布的设计。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大胆创新的精神,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装饰布的设计。包括纹样设计和色彩设计。难点:如何使装饰布的色彩搭配协调。教学准备1、学生:通过上网或查资料的方式收集有关装饰布的资料。携带窗帘布、相同的图片若干或棋子、瓶盖、竹筷、藕片、萝卜等物品,铅画纸、颜料、腊光纸、胶水等绘画用品。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剪好的小动物图案若干。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由学生所带窗帘布引入话题:装饰布在生活中可以做什么用?它在家居环境中能起什么作用?•做窗帘、床罩、椅套、沙发、桌布等等。•使家居环境更美观、温馨舒适,更有格调和品位……[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导入,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把学生从无意注意状态引入有意注意状态。]二、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1、师生共同探究装饰布的特点。分组讨论:学生课前收集的装饰布资料结合欣赏课件中的装饰布,并与服装面料比较。•不同:花型大,色彩丰富,组合形式多,幅面宽。•相同:都要先设计一个单位纹样,然后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并为下一个问题做准备。]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装饰布的纹样设计的表现形式,并感受装饰纹样的美。欣赏课件中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将纹样设计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抽象•具象[肯定学生的回答,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体验装饰布中抽象纹样的美感,并指出抽象图案是体现形式美的最简捷的方式。[通过学习让学生能感受生活中的美,既而产生表现美的欲望。]3、出示一组装饰布,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基本形及设计步骤。讨论:纹样的基本形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排列组合的?•几何图形•重复排列游戏: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若干个相同的动物图案,让部分学生上黑板进行排列组合。其他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物品(棋子、瓶盖、竹筷、藕片、萝卜)自己进行排列组合,在做的过程中发现纹样的设计步骤。•••设计一个纹样的基本形•将基本形进行排列组合[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活动,发现纹样的设计步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尽可能多地找出一些排列组合的方法,为本课作业做铺垫。]4、学生发现装饰布的色彩搭配。欣赏课件中装饰布的色彩,引导并启发学生感受装饰布的色彩搭配的美及搭配的方法。•冷色调••暖色调•对比和谐调5、学生通过原型启发,发现装饰布的设计制作方法。学生通过欣赏生活中装饰布的图片,发现装饰布的制作方法。•用绘画的方法•用剪贴的方法•用盖印的方法•用电脑绘制的方法[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三、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为自己的居室设计一幅装饰布。要于自己居室整体色彩及格调搭配协调。作业评价学生对作业展开自评与互评,并交流感受。课后反思1、本课内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师除了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外,教师本人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