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二中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三收入、分配和财税考向指南2015年高考,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分配政策、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财政的作用等仍可能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知识,选择题和主观题仍可能是高考命题采用的基本形式,考生要结合热点材料重点分析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分配政策、财政的作用等问题。命题启示1.从命题内容上看,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的作用、税收的相关知识。2.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也经常考查。3.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结合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考查实现社会公平。尤其要注意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2)财政的作用是高考选择题和主观题常考的内容。尤其是财政在关注“三农”、就业、居民消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及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作用。(3)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作用及依法纳税,税收体制改革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的作用,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网络构建整合指导1.本专题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个人收入分配”,具体包括分配方式和分配原则两大问题;第二个方面“财政”,具体包括财政的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第三个方面“税收”,具体包括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和依法纳税。2.本专题的复习要把握一个核心——分配;两条主线——个人收入分配与国家收入分配;三大重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从整个经济生活的复习来看,要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四个环节来认识收入分配的影响及措施,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财政、税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核心考点必考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线索1如皋二中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核心考点透析1.分配制度分配方式①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②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①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所得、按个体劳动所得、按劳动要素所得②非劳动收入:资本、土地、管理、技术等要素所得实行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措施(从分配角度)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3.兼顾效率与公平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对立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正确处理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差距;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注意:(1)按劳分配必须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2)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凭借劳动参与分配,即劳动所得,属于按2如皋二中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劳动要素分配,例如私企、外企。(3)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各种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等活动中,例如购买股票获得股息、储蓄获得利息、出租房屋获得收入、私营企业工资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