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16—2017学年期末测试试卷《文化经济学》试题姓名:年级: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A.共同增长B.共同衰退C.不平衡发展D.相互独立发展2.从文化消费品的表现形式看,文化消费类型可以分为()A.文化产品消费和文化服务消费B.商品性文化消费和自给性文化消费C.文化教育型消费和文化娱乐型消费D.个人文化消费和集体文化消费3.在按产权形态划分的文化市场中,以契约形态存在的文化市场是()A.上游市场B.下游市场C.要素市场D.服务市场4.文化商品的价值两重性是指()A.商品价值的抽象性和具体性B.商品价值的绝对性和相对性C.生产主体的价值判断和社会判断D.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5.人们无需支付价格就可以实现的需求是()A.物质性文化需求B.精神类文化需求C.商品性文化需求D.非商品性文化需求6.如果物价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根据不同文化娱乐场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和内部设施的不同等级分别规定了最高定价,这种定价方式是()A.统一定价B.浮动定价C.差异定价D.自由定价7.在下列因素中,对文化投资的布局和运动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文化经济发展阶段B.文化社会发展环境C.社会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产方式D.文化经济发展水平8.较早从科学层面提出“文化战略”概念,并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的学者是()A.马克思B.冯·皮尔森C.恩格斯D.亚当·斯密9.在下列文化经济管理模式中,具有“分配资金,提供服务”特征的是()A.美国模式B.法国模式C.日本模式D.中国模式10.从运作机制看,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集团基本上属于()A.专业化的发展机制B.多领域拓展的竞争机制C.复合网络式管理机制D.一体化管理机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当文化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Es)大于1时,说明:()A.文化供给富有弹性B.文化供给缺乏弹性C.价格的较小变动会带来供给量较大幅度的变动D.价格的较大变动只能引起供给量较小幅度的变动E.价格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幅度相同2.文化商品的形态主要包括:()A.物化形态的文化商品B.服务形态的文化商品C.向其他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D.知识产权形态E.数字化(信息化)文化产品3.按筹资和运作形式的不同,文化投资可以分为:()A.固定投资B.流动投资C.沉没投资D.直接投资E.间接投资4.文化发展战略目标体系主要包括:()A.地位、功能、增长目标B.意识形态战略C.文化产业战略D.文化制度战略E.文化安全战略5.文化经济管理体制是国家对文化经济实行管理的一种组织制度体系,主要包括:()A.市场经济管理制度B.计划经济管理制度C.职能划分制度D.组织制度E.调节制度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文化增长2.文化消费结构3.公共文化产品4.文化战略5.文化国有资产公司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述影响文化需求的主要因素。2.简答提高文化消费水平的途径。3.简述文化投资布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文化市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与主要经济手段。2.论述制定文化商品价格的主要目标和定价策略,并对定价策略作举例说明。六、案例题(本大题共12分)电影节获奖为何不等于票房?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国际A级电影节上频有斩获,但是回到国内上映时票房却均不尽如人意。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青红》的票房是300万,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三峡好人》票房为200万,在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我们俩》和《泥鳅也是鱼》也只有区区100多万的票房,另一部获奖影片《十三棵泡桐》和在蒙特利尔电影节夺得评审团大奖的《雪花那个飘》更是无缘大银幕。目前电影节获奖电影中,创票房较高纪录的是在柏林电影节捧得银熊的《孔雀》创造的780万元票房。一边是国外电影节上的风光无限,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