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概论类别: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本科生总学时:54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开课学期:第二学期编写人员:汤娜审核人员:汤庸编写日期:2006年3月一、教学目的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数据库应用领域已从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信息系统等新的应用领域。数据库系统概论作为CCC2002中的16门核心课程之一(CS-IM2),其课程的核心内容为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由于数据库技术起源于实际应用,它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应用,因此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本课程介绍了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编程及维护。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授课、上机实践和作业指导,学生应该掌握三大块知识,并具有四种能力。其中三块知识为:1.深刻理解和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熟练掌握数据库设计与开发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3.深刻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四种能力包括:1.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熟练掌握一种关系数据库产品(如SQLSERVER,ORACLE,DB2,MySQL,PostGRES等)的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2.开发、调试能力:能够动手设计和开发成功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包括单机环境和网络环境的系统开发,网络环境又包括B/S和C/S体系下的开发。3.系统集成能力:数据库与其他部分,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异构环境和系统之间,如达到全局优化,要能把握较复杂较系统的整体结构。4.自学和外语阅读能力:数据库软件很多、技术发展快,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自学和新技术的跟踪能力。而且大多数参考文献是英文版,要掌握较新技术,应能直接读原文,快速获取知识和信息。总之,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规范地完成一系列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相关书本知识,提供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材选择1、教学内容概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课堂内容应包括四部分内容:1.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成。包括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过程,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全局结构。2.通过研究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函数依赖、多值依赖,Armstrong公理,关系模式的分解,关系模式的规范化让学生建立扎实的关系数据库理论基础;3.结合目前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全面讲授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关系数据库设计过程方法,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系统中数据库开发技术;4.在数据库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讲授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实现基本技术以及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使学生掌握DBMS的工作机理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自学内容由于在课堂内无法达成所有教学目标,所以需要学生在课后研习相关教学内容,特别是能力1和2的培养需要学生自学相关书籍,具体的内容包括:1.某数据库产品(建议以SQLServer作为入门学习)的安装和使用方法。2.采用某种语言进行数据库编程。3.如何开发C/S结构和B/S结构的信息系统2.教材分析图书市场上数据库教材的建设非常活跃,经典教材非常多,更新速度很快,所以可供挑选的书籍相当多。初步分来,不外以下几类:一是以导论和概论为主的综合类,适合低年级计算机本科的入门教育;二是较为深入的数据库实现技术介绍,适合高年级本科和低年级研究生的提高教育;三是面向某些数据库专门技术的专深内容的讲解,适合数据库研究方向的高年级研究生使用。从本科数据库教学的内容来看,国内教材,国外教材的特点是更新速度快,能快速地结合当前数据库领域新技术和热点技术来介绍和讨论,叙述内容全面,观点阐述深刻,但缺点是书非常厚,不利于学生抓住重点,所以这类书籍非常适合作为教学参考书。推荐教材中列的6本和教学大纲内容吻合度较高,适合作为教材。推荐教材1是一本学习、设计及使用关系数据库人员的一本经典教材,是在马萨诸塞大学数据库入门和提高等一系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