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在梦就在----做一名幸福的山村班主任她叫高玉婷,1998年7月毕业于连云港师范学校,同年8月分配在李埝小学任教,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一干就是18年。18年,她坚守山区教育,默默耕耘,无私奉献;18年,她始终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热爱学生,在黑白世界里绘制了多姿多彩的育人画卷。班级管理勇于创新当好班主任,首先要管理好班级。几年来,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上,反复地研究,实践,再研究。在她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是干部,实行班干轮流当,值日轮流做。每天,“领读员”负责组织班内同学进行早读;“红领巾监督员”督促同学戴好红领巾;“纪律监督员”负责全天的纪律;“卫生督查员”负责教室内外和卫生区的卫生……班级实行“岗位负责制”,对班委干部、课代表和其他同学都有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使班级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门、每一样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负责人。——负责电灯的同学,教室内光线暗时及时开灯,教室内光线明亮时或室内无人时及时关灯;负责擦黑板的同学,要保证每节课前黑板和讲台的清洁、同时负责对不爱护粉笔乱涂乱写、乱扔粉笔头的同学进行教育和处罚;负责开窗户的同学,要及时开、关窗户,保证人在窗开,人走窗关;负责开门的同学,在教室内无人时,要及时关门……每学期,班级都要产生一批“岗位标兵”,同时对部分不能胜任岗位的同学也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形成了“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的优良班风。孩子们在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学生人人心服口服,个个心情舒畅。这样,被动的管理变成了主动的管理,实现了自主管理人人都能行的目标。她所带的班级,几乎每学期都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文明班级。2013年,在送走了毕业班之后,她又开始了大循环的教学工作,回到了一年级继续带班主任。51个孩子,51朵花,51张笑脸凝聚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在他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取得了年级啦啦操比赛一等奖,校啦啦操比赛一等奖,乡广播操比赛一等奖,路队评比一等奖,板报评比一等奖,六一汇演一等奖写字比赛一等奖等。而他们班的语文成绩更是先后5次获得乡第一名。班级先后有6名孩子被县、市、省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四好少年等荣誉称号关爱学生满腔热忱18年来,她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孩子们总是微笑着来,流着泪走。是啊有谁舍得离开深爱他们的班主任呢!学生生病了,她再忙也要亲自去看望;学生有困难了,她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解决。“如果真的爱我,就陪陪我;如果真的爱我,就亲亲我;如果真的爱我,就夸夸我;如果真的爱我,就抱抱我”,这是她班一个特殊孩子的心声。九年前,他们班转来了一个特殊的男孩名叫桂林,他从小就得了一种怪病,手臂手指无力,腿脚走路一瘸一拐,而且稍微走长一点就支撑不住。桂林在校学习最大的困难是写字和大小便。开始,这孩子不仅在教室会尿湿裤子,即使在厕所也会湿裤子。过后才知道这孩子由于手臂手指无力,有时自己会无法解开裤带怎么办,总不能让家长从家里赶到学校带孩子上厕所吧。可自己是女老师照顾孩子上厕所也很不方便。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我能帮上忙吗?”她不断地反问自己,经过几天的思考过后,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决定以班长为主组成一个“爱心小组”,解决桂林上厕所的难题,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相应,也得到了段校长的支持,从此“爱心小组”承担了小桂林上厕所的所有义务。每天下课铃声一响,高老师就一路小跑去询问桂林是否需要上厕所。每当她搀扶桂林来到厕所门口,再由班长等几个孩子照顾这桂林进出厕所时,孩子的眼眶就不由自主的湿润了。在爱心小组的帮助下,小桂林的脸上一天天地露出了笑容,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一次桂林悄悄地附在高老师的耳旁说:“老师,我知道我给你们添了很多麻烦,我一定好好努力,也许有一天我自己能上厕所,不再是你们的负担……”看着这么懂事的孩子,高老师眼圈红了,她拉住桂林的小手柔声说:“来,拉钩!加油!等着那一天……”他们对唱起了那首歌《爱我你就抱抱我》。高老师和“爱心小组”整整为桂林服务了一年,一年后的秋天,小桂林跟着爸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