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申请书一、简表研究项目名称研究类别所属学科申请金额3.69万元起止年月2008年01月至2008年12月所属省级重点实验室名称所属专职研究机构名称项目负责人姓名李英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年9月学位学士最后学位获得时间1989年7月专业讲师定职时间2008年12月主要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联系电话0914-2387913所在系所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参加单位数761是否硕导、博导否项目组主要成员姓名年龄第1页共9页专业技术职务学位所在单位在项目中的分工本人签字刘宝盈学士杨志勇40博士(后)陈永庄学士许定国学士张继良学士高荣发学士研究内容摘要1.从理论上分析量子光场的非经典性与其量子远程传送的保真度的一般关系;2.研究不同量子光场非典性对其量子远程传送的影响;3.找到最适合作量子远程传送的量子光场的量子态,并通过实验研究用连续变量的方法传送非经典态的量子光场。预期研究成果(名称及数量)*年度进展安排(每项不超过60字)2008年2008年2008年所属学科q数理编号量子光场的非经典性对其量子远程传送的影响二、立项依据[1-10]。由于看到量子态的远程传送在未来的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各国在这个研究方向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我国去年的973项目立项中以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连续变量量子态的远程传送和中国科技大学的分离变量量子态的远程传送为龙头,在量子态的远程传送这个研究方向上也投入了相当的资金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以占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3,5.17,18],但是在理论上仍然有量子态在传送过程中保真度只要达到1/2已经就是量子的远程传送,还是要求保真度达一定要达到2/3才算是量子的远程传送的争论[19],目前量子态的远程传送实验还没有保真度达到2/3的实验结果报道,并且一般实验都集中在相干态的量子光场的远程传送上面。第2页共9页[20-25]。量子态的非经典性这个概念是本世纪由m.hillery等人从理论上提出[27-30],是为了反映了不同量子态相区别的性质,从另一个角度它也反映了量子光学中非经典态和经典态相比较时的量子特性,也反映量子态固有的性质。这个方面的工作一直有人在探索[26-30]。et.alphys.rev.lett.,80:1121(2008)et.al.phys.rev.lett.,2008,76(15):2818~2821.三、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指标(1)量子态的非经典性与保真度之间的一般关系,从理论概念上使得量子态的非经典性和保真度直接联系在一起;(2)讨论不同的量子态的非经典性对其在量子远程传送过程中的保真度的影响,找到最合适作量子远程传送的非经典态,为进一步实验提供理论依据。(3)实验上实现非经典态量子光场的量子远程传送实验。2.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技术路线:(1)应用m.hillery、c.t.lee、ludwigkn"oll等人提出的量子态的非经典性、量子态的非经典性的量度、量子态之间的距离等表征量子态的非经典性的概念,找到量子态的非经典性与保真度的一般关系;(2)应用(1)中方法分析量子光场的非经典性对其在量子远程传送过程中的保真度的影响,找到最适合分析与量子远程传送的量子态;(3)应用光学参量下转换、微腔qed等方法实现非经典量子光场的制备;(4)用双模压缩真空态作量子远程传送的epr源。(5)应用连续变量(或分离变量)的方法实现非经典量子态的量子远程传送;3.技术关键及解决途径(1)从理论上得到量子态的非经典性与保真度的一般关系。我们采用独立完成和与数学专家合作的方式由数学理论出发推倒出量子态的非经典性与保真度的一般形式。(2)非经典态的量子光场的制备。运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光学参量下转换的方法实现各种压缩态光场的制备;利用国内正在进行的微腔qed实验及其装置实现其他非经典量子态的制第3页共9页备。(3)epr源的纠缠度。尽最大能力提高双模压缩真空态的压缩度来提高epr源的纠缠度。(4)实验过程中各项参量的探测效率。使用国内国家实验室已经配备的国际上先进的探测仪器和设备进行光场探测,从实验理论上改进探测方法来提高整个实验过程中各项参量的探测效率。4.创新之处(2)研究量子光场的非经典性对其在量子远程传送过程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