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议论文阅读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2、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3、论证(怎样证明)一、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及其作用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二、议论文的结构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三、驳论文的阅读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常见考点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要注意: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2、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③、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答题思路: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比喻论证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⑤、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A: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B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⑥、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⑦、开放性、拓展题考点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⑧、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1/5实战演练(一)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①关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的释义:有卓绝聪明才智的人。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渐渐质疑甚至厌烦起这种说法来。②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几乎都与词典上的释义相左: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时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时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时间;诺贝尔研制无烟炸药,屡败屡试,煎熬8年才出成果;陈景润为证明歌德巴赫猜想,拖着病体,顶着压力,于斗室之中、油灯之下埋头演算……真令人感叹!③。然而,我读他们,非但没有读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反而读出了他们的傻劲。写一部书,有的几乎用了毕生精力,能说不傻?有的除了疯狂地埋头于自己的选择,简直不知世上还有其他可爱的事物,能说不傻?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人生可享受的美妙也数不胜数。许多聪明的人,有条件享受的,就去享受;没有条件享受的,也挖空心思创造条件享受。哪像他们,糊涂到这般地步,不仅连常人最基本的享受都随便放弃了,而且千方百计自找苦头来吃。④这些人物取得杰出的成就,究竟是凭傻劲还是靠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