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克己复礼》知识点和练习汇总2018教师版VIP免费

《克己复礼》知识点和练习汇总2018教师版_第1页
1/5
《克己复礼》知识点和练习汇总2018教师版_第2页
2/5
《克己复礼》知识点和练习汇总2018教师版_第3页
3/5
瑞安二中《论语(选读)》高考复习资料之二:克己复礼一、复习目标:(1)背诵并理解重要语录。(2)明确礼治的内涵,礼与仁的关系,礼与孝的关系(3)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张的联系和区别。二、课文梳理1.“仁”是什么?颜渊问仁(12.1)——克己复礼为仁(“礼”即“仁”,“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2.“礼”是什么?周监于二代(3.14)——周礼(周代的礼仪制度)甚矣吾衰也(7.5)——极力推崇“周礼”3.为什么要恢复“周礼”?(因为当前礼崩乐坏)八佾舞于庭(3.1)——痛斥僭越天子礼仪觚不觚(6.25)——感叹礼崩乐坏天下有道(16.2)——暗示天下无道卫君待子而为政(13.3)——说明名不正、言不顺齐景公问政于孔子(12.11)——暗示等级制度破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4.如何恢复“周礼”?齐景公问政于孔子(12.11)——严明等级制度(君君,臣臣)其为人也孝弟(1.2)——要求为人孝弟(“孝弟”是“仁之本”)(“孝”什么?如何做到“孝”?)子夏问孝(2.8)——“孝”不仅能“服其劳”“先生馔”(基础),更能保持“色”(心敬,保持和颜悦色)三年之丧(17.21)——“孝”强调“三年之丧”的礼(“礼”与“仁”是什么关系?)礼云礼云(17.11)——强调“礼乐”不在外在形式,(而在内心)。人而不仁(3.3)——强调仁是礼乐的内核,礼乐是仁的外在表现。【说明】1.“礼”不仅是具体的礼节仪式,而且包括古代社会一系列制度以及相关的宗教、政治、伦理等思想观念。2.孔子纳“仁”入“礼”,提出“仁”“礼”结合的主张,在“礼崩乐坏”的当时,具有创新意义。3.“礼”和“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常把两者相提并论。因为“礼”和“乐”是相辅相成的,音乐、舞蹈能起到感化人的作用。“礼”有了“乐”的配合,才能有效地发挥陶冶性情、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三、重要思想陈述(1)“礼”的内涵:“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受到冲击,“礼崩乐坏”,所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后来的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的绝对统治,作为压迫百姓的手段。)(2)“礼”与“仁”: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四课后练习训练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3)(1)根据子路的话可以看出子路怎样的性格?(1分)参考:子路对孔子的回答不苟同,并且说孔子的观点何其迂腐,表现了他直率、淳朴的性格。(2)为什么孔子那么强调“正名”的重要性?(3分)参考:①正名是当时的社会所需。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当时的社会现实已不符合西周的制度,孔子认为“名”和“实”混乱就会引起混乱,礼乐就不能复兴。(1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克己复礼》知识点和练习汇总2018教师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