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的技术标准引领与关键技术提升沈兵兵教授级高工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委会配网工作组主任江苏省配用电及能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2016年8月4日目录1坚持标准先行与引领坚持标准先行与引领2关键技术提升与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与突破3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IEC61968(DL/T1080)电力企业应用集成_配电管理系统的接口共有14+1个组成部分:1.接口体系与总体要求2.术语3.电网运行的接口4.台账与资产管理的接口5.运行计划与优化的接口6.维护与建设的接口7.电网规划的接口8.客户支持的接口9.抄表与控制的接口10.电网管理系统外部的接口11.电网信息交换模型(针对配电网的扩展)12.用例(USECASE)13.电网CIMRDF模型交换格式14.XML命名与设计原则61968–100实施协议子集1.1贯彻执行IEC61968国际标准IEC61968的编译完成情况:IEC61968(即DL/T1080)《电力企业应用集成_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是系列标准,共有14个组成部分。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经有7个部分翻译成中文并发布(包括第1~第4部分以及第9、11、13部分);其中有的部分已经有第二版发布,如第1、第2部分,中文版也及时做了修订;IEC61968–100(Profile)是近年来新增的部分,定义了接口实施协议子集,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很强,对61068的贯彻执行将发挥中要做用。1.2贯彻执行IEC61968国际标准(续)电力行业标准完成情况:DL/T721-2013《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已发布)DL/T814-2013《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已发布)DL/TXXXX《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已发布)DL/TXXXX《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导则》(即将发布)DL/TXXXX《配电自动化系统调试技术规范》(编制讨论中)DL/TXXXX《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功能规范》(编制讨论中)DL/TXXXX《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检测规范》(编制讨论中)1.3积极编制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有关国家标准编制进展情况:GBXXXX《配电信息交换总线技术要求》(待发布)该标准是第一部关于电力信息交换总线的国家标准,是按照IEC61968核心理念,针对中国应用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该标准对IEC61968在我国深入贯彻和应用、对进一步明确交换总线在智能电网建设和电力企业信息化中的定位和作用有着重要意义。GBXXXX《配电智能终端技术规范》(待发布)该标准是海峡两岸智能电网共通标准,在基本的配电终端标准基础上,重点在终端的智能化应用上做了相关补充和定义,只要包括支持终端的即插即用、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功能等。1.4积极编制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续)国网公司提出29项相关企业标准制定或修订:1.5及时新编/修订国网企业标准1.6及时新编/修订国网企业标准(续)有关针对性标准编制进展情况:Q/GDWXXXX《一体化配电台区典型设计》(已发布)针对传统配变台区二次装置品种多,安装凌乱、运维困难等情况,国网公司提出配变台区的一体化设计,不但将常规的低压开关、电能表、负荷控制终端、集中抄表器、负荷测录仪、谐波监测仪等进行规范设计安装,而且通过配变智能终端还可实现三相负荷自动平衡、智能充电桩管理、分布式电源系统管理、配变台区全景监测等功能。Q/GDWXXXX《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终端技术规范》(待发布)针对大力度提升配电终端覆盖面且实现不停电安装的需求,同时解决小电流接地故障精确定位等难题,国网公司提出新型“二遥故障指示器”,即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终端。该终端不但可以像故障指示器一样进行不停电安装,而且在传统的故障指示器的基础上增加了遥信、遥测功能,并通过单相故障时的快速采样和三相同步录波,将有关信息传送至主站,由主站综合其它信息来准确判断单相接地的区段。从而解决长期困扰电力系统的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点的检测难题。目录1坚持标准先行与引领坚持标准先行与引领2关键技术提升与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与突破3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2.1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现状客户服务营销系统地理信息生产地调EMS用电信息配电网运行实时监控分布式电源接入运行控制配电网故障抢修指挥基于IEC61968的信息交互总线光纤网络无线通信柱上开关智能分界断路器环网柜/开关站分布式电源储能/微电网管理主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