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到5自然段。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大致经过2、学习描写战斗场面时双方交替的写法。3、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同时感悟日军的丑陋、凶残,我军的英勇、无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一.复习导入1.复习第1自然段,导入新课。齐读课题。2.课文的“2——5”自然段,描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二、感受“挑衅”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2.出示:“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1)理解“挑衅”,(2)哪些地方让你看出这是日军的挑衅行为?3.齐读第2自然段。4.引读第3自然段。三、解读“场面”1.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场战斗给读者的感觉。2.默读第4段,研究作者如何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3.重点学习双方交替描写战斗场面的方法。(1)分别读描写日军和中国守军的句子。(出示)(2)作者怎么来写战斗场面的呢?交流。(3)小结:用双方交替的方法描写战斗场面。(4)交替着朗读,感受作者的写法。4.引导发现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情达意的作用(1)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对日军称呼的变化,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2)再次默读第4段,分别圈出描写日军和中国守军的词语。(3)交流,并选择一两个词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谈谈理由。(4)指导朗读。(5)小结:作者就是这样将自己的情感蕴含在词语中。5.小结6.齐读第四自然段。7.引读第5自然段比较:(1)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2)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四、总结、练习1.至此,我们了解了卢沟桥事变的大致经过。这是一段我们所有中国人都无法忘却的历史,虽然日本有一部分人蓄意歪曲,但历史是无法改变的。让我们再读课题——让这一惨痛历史永远留在我们心中。2.练习前不久,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这样说:“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一部分,不存在主权问题或所有权问题。”我们知道这是极其荒谬的,假如有机会让你和野田对话,你会对他说什么?请用上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将自己的意思和感情表达得更加准确充分。附作业纸:野田佳彦:“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一部分,不存在领土问题或所有权问题。”我想对他说:自欺欺人痴心妄想无中生有信口雌黄据为己有追悔莫及不择手段蠢蠢欲动……五.板书卢沟桥烽火战斗场面双方交替语言表达爱憎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