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案例无锡市爱童幼儿园袁菊娴摘要:在幼儿园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积累了一些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一些有效的班级管理经验。在班级常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的培养上促使每个孩子个性化地成长,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关键词:班级管理、自理能力、自立精神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门学问,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由一个个班级而组成,每个班就是一片小天地,每个孩子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大家都知道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开展一切活动的有效保证,但我们的孩子年龄小,各方面的能力较弱,要养成良好的常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将常规教育渗透于我们的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等一日活动中,将常规教育晓之于理,讲究方式方法,它需要老师运用聪明和才能去精心治理。在实践中我们也是感受颇丰,以案例的形式记录了在班级常规培养中的一些有效做法,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班级常规的强化常规管理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较好的常规能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并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科学、合理地安排与组织,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生活。案例:和朋友一起看书背景:幼儿进餐速度有快又慢,先吃完的孩子我们会请他们看一会图书,但是能安安静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看书的孩子不多,有的在教室里闲逛,东走走西看看,有的在一起玩起了游戏······秩序有点混乱,但偶然的一个决定让我欣喜不已。事件:今天的饭菜很合孩子们的胃口,所以连平时吃的很慢的几个小朋友都早早地吃完了。先吃完的孩子放好碗筷、漱好口、擦完嘴放好毛巾后,各自拿着图书开始看起书来,看着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搬好椅子找点子,我对孩子们说:“今天先吃完饭的小朋友可以搬椅子坐到外面去!”就这样,几个喜欢抢头的孩子都坐在外面去了,其实就是让孩子们围着圆圈坐在一起吧了,今天在安排椅子的过程中没有谁来告状,我只看到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看书的情景。虽然声音有点大,但仔细一看没有谁在跑来跑去,也没有谁发生争执,场面还真温馨。孩子们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让孩子们和朋友一起看书!”对了,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尽情地交流,这就是我此刻最深切的感受。分析与思考:我们的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得很详细,几点到几点是什么活动,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所以严格按作息时间表走,总感觉是在赶时间,没有一丝留有的余地。孩子们是鲜活的个体,需要倾诉、交流。我们有给过孩子机会吗?我们总说孩子们吵闹,在喝水、上厕所喜欢逗留、男孩子喜欢在教室里追逐,其实这些都是出于他们的需求。就拿承子曦来说吧,他的小椅子是坐不住的,每次一吃完饭总是把椅子搬好,然后就开始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告状声就开始了,好头疼啊!今天,他和几个男孩子聚在一块看着他喜欢的动画图书,没有跑动,连和小朋友的争执也没有,我想这可能就是兴趣相投的缘故。“和朋友一起看书!”我觉得为什么非要把座位安排的死死的呢,今天让他们自由地坐也很好啊,规则时人定的,我想只要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方式方法,应该是可行的吧!在班级常规培养的过程中除了按照条条杠杠来执行,更需要用心用脑去思考。二、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的培养案例:收拾玩具背景: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我们小班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指南》内容,3岁孩子手部小肌肉有较大发展,动作逐渐精细化,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培养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能满足孩子的发展要求,有利于培养他们自理能力与自立精神。事件:晨间锻炼的时间到了,老师对在区角游戏和桌面游戏玩耍的小朋友说:“请你们把玩具宝宝整理好,然后把玩具宝宝送回家,要小便的去解小便,不要小便来搭火车,我们要准备出去晨间户外游戏了”。可周畅龙小朋友还在玩,老师叫他:“周畅龙快点整理好玩具,穿好鞋子出来,我们要到户外去游戏了”。可他还在继续玩,没有收玩具的意思,娃娃家里面的玩具可能特别的吸引他,等到老师走过去他这才放下手中的玩具,好像还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然后来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