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小斗士一、导入新课、质疑引线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艾滋病小斗士》。2001年6月1日,正当全世界儿童欢庆节日的时刻,一位12岁的名叫恩科西的南非儿童去世了。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痛切地说:——(出示齐读)“又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去了,一个人究竟该如何面对天灾,恩科西就是榜样。”(标出“天灾”)师问:什么是“天灾”?(人类无法抗拒的灾难)再去读读这句话,看看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学生自读)此时,你最想问什么?(学生质疑)相机出示:恩科西遭遇了什么天灾?天灾给恩科西带来了哪些痛苦?恩科西是如何面对天灾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些问题来认识恩科西,感受恩科西!二、学习第一问:恩科西遭遇了什么天灾?天灾给恩科西带来了哪些痛苦?(一)认识天灾1、放声朗读课文2——7自然段,看看恩科西遭遇了什么天灾?指名说:“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出示)2、你们了解艾滋病吗?把你们了解到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资料交流3、教师出示资料:老师这儿也有一段资料,自己去读一读,读完后,看看你能否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学生读指名谈感受(二)感受痛苦1、过渡:是啊,艾滋病是一种蔓延迅速、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它就像是一个凶残无比的恶魔侵袭着人类那脆弱的生命,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天灾。这样的天灾都给恩科西带来了哪些痛苦呢?默读课文2——7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反复读读,然后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交流:(要求先说句子,再结合句子谈感受)1989年,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不久母亲又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学生谈感受师述:本应在襁褓中沐浴母亲的关爱,吮吸母亲甜甜的乳汁,聆听母亲那轻声哼唱的摇篮曲,可这一切对于年幼的恩科西来说,都成了奢望,在他出生不久,母亲也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失去了至亲的亲人,孤独无助。(板书“失去亲人、孤独无助”)9岁那年,当养母带着恩科西到一家小学报名上学时,遭到全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对,还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指名学生谈感受师:同学们,什么叫“轩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纠纷,大风波。)在这里,“轩然大波”指的是什么呢?(学校大多数老师、学生、家长极力反对恩科西来校求学。)恩科西的求学遭到了大多数老师、学生、家长的反对,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选择一个角色自己练着说一说。自由练说——指名说遭遇冷眼,受人排斥!(板书:遭遇冷眼,受人排斥)多么可怜的孩子!多么悲惨的遭遇!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你们的感受!引读出示:后来,由于媒体的干预以及养母的不懈努力,小恩科西才得以背上书包去上学。(“才”字上出现着重号!)一个“才”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求学的不易与艰辛)再读这句话,读出你内心真实的感情!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引导学生抓字眼(如“虚弱“|随时”)体会恩科西遭受着病痛的折磨,死亡的威胁。(板书:病痛折磨、死亡威胁)(三)过渡1、像恩科西这样遭遇天灾的孩童还不止一个,(出示第三自然段)引读:在南非,每年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可是,恩科西却写出了这样的传奇: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此时,聪明的你脑中一定有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是什么使他度过了第二个生日?是什么使他挺到了上学的年龄?是什么使他活到了12岁?文中的5——7自然段向我们作了很好的回答。请同学们潜入5———7自然段的字里行间(出示5——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恩科西是如何面对天灾的?找到答案划下来。三、学习第二问:恩科西是如何面对天灾的?1、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坦然面对、顽强斗争、关心他人、发出呼吁、充满幻想。2、文中写恩科西与艾滋病抗争的情景只有寥寥数笔,可事实上,恩科西12年的抗争是何其艰难啊!入情入境,走入他的生活,想想他的每一个白天与黑夜吧!病痛折磨着他时,……别人讥讽他、冷落他时,……身边有和他一样患有艾滋病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