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梁山隧道拥堵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6年8月16日调查地点: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调查对象:中梁山隧道拥堵问题现状调查目的:中梁山隧道拥堵问题的原因、对经济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我是一名来自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的学生,白市驿镇是重庆近郊的一个小镇,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管上学、上班,休闲、购物,都要往主城区跑,中梁山隧道就是连通白市驿镇和主城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本来,中梁山隧道连接了主城区和近郊,应该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现在一提到中梁山隧道,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摇头叹气,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拥堵问题。中梁山隧道的建成大大缩短了主城区和近郊的交通距离,半个小时的车程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是由于堵车,半个小时的车程通常变为一个小时,甚至是两个三个小时,进城时常能从九龙坡收费站堵到二郎,出城能从陈家坪堵到洞口,堪称重庆第一堵!中梁山隧道的拥堵问题成为这些年的老大难问题,浪费了广大司机和乘客的时间,制约了主城区和郊区的联系,限制了白市驿极其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了解中梁山隧道拥堵的真正原因,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找出解决拥堵的办法显得尤为重要。一:中梁山隧道的建设背景由于重庆经济发展的需要,成渝高速公路的建设成为必然,成渝高速公路连通了重庆和成都两个城市,方便了两个城市间的交通运输和人员往来,促进了两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在1995年,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建成,中梁山隧道是重庆主城区连接西部郊区的重要枢纽,位于现在的大学城隧道和规划的白市驿隧道之间,为双洞四车道,隧道单洞洞宽9米(车行道7.5米),设计时速为80km/h,设计通行量为日均2.4万辆。二:中梁山隧道现状及问题中梁山隧道已建成21年,21年作为重庆主城区连接西部郊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功不可没。但是,经历了21年的风雨,中梁山隧道显得有些年迈,双向四车道显得有些狭窄,隧道内的照明通风设施显得有些陈旧,面对日益增长的车流量时显得多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1995年,中梁山隧道建成时,日均2.4万辆的通行量完全能够满足当时的正常交通需求,如今每日超过8万辆的车流量大大超过了中梁山隧道的日通行量,堵车成为了每天的常态。进城从白市驿收费站上高速公路堵到中梁山隧道出口,出城从二郎立交堵到中梁山隧道入口,沙坪坝方向的车辆通常堵一两个小时也到不了隧道入口。从周末和节假日堵变成了每天都堵,从早晚高峰期堵变成一天任何时间点都堵,从堵半个小时变成堵两三个小时。堵!堵!堵!司机是疲劳的,乘客是心烦的,交管部门是无力的,所有人都厌烦了现在这样拥堵的状态,也想改变。究竟中梁山隧道拥堵是什么原因,难道只是因为日车流量超过了设计通行量吗?三:中梁山隧道拥堵的原因(一)直接原因:1995年,中梁山隧道建成时的设计日均通行量为2.4万辆,而现在每日超过八万辆的车流量早已让中梁山隧道负重不堪,日均车流量极大的超过了设计车流量,所以堵车不可避免。(二)间接原因: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1995年和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数据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954283290.31577.7383.650.158.6201424564.71146.77916.61176.936.239.3数据库:年度数据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相比于1995年,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000多元增长到24000多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增加,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极大的提高,汽车走进了普通居民的家庭。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9亿辆,其中汽车1.7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27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2.8亿人。私家车总量超过1.24亿辆,每百户家庭拥有31辆;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大大超过了1995年的数据,可支配收入增加;与1995年相比,2014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