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1.目的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3.职责3.1采购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3.2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3.3技术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3.4质量部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3.5采购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4.工作内容4.1外协外购件的分类4.1.1外协件根据本厂生产需求,外协件分为:机械加工零件(部件)、铸件类、表面加工处理类。4.1.2外购件根据外购件的用途和性能,分为五金、标准件、管材、钢材、传动、气动、电气、工具及辅助材料等。4.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4.2.1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协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标准等。4.2.2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4.3检验工作程序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部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供方首次供货: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采购部门,技术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采购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采购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清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初步供货份额。非首次供货:供方须待检验报告、合格证、采购部开具的《检验通知单》,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技术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4.4检验工作要求4.4.1、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计划和交货进度,详细填写采购件名称、交检批数量、制造单位等内容;4.4.2、检验员严格按《检验规程》、产品图纸和工艺技术问题通知等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检测数据;4.4.3、检查结果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依据产品图纸、工艺要求、加工及装配等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4.4.4、仓库必须确认《检验单》上的技术部负责人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4.5质量问题的处理4.5.1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5.2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技术部负责人,技术部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员的记录进行汇总,向采购部提供信息以便统计供应商业绩集中考评。4.6进货检验规定4.6.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技术文件中列出的重要零件必须逐一检验并记录,其余零件的抽样方案按下表要求执行(参考GB2828—81,一般检验水平II抽取样本):批量2~89~1516~2526~5051~9091~150151~500501~32003201~10000>10000样本数23581320325080125若产品一次抽样不合格,再次送货后需再次实行抽样检验,再次抽样方案如下(计算后数量不为整数的向上取整):待检项目总数2~1011~2021~5051~8081~120121~200201~300301~500>500抽检项目数量比例60%55%50%45%40%35%30%25%20%抽样方案说明:1)检验样本须由检验人员在送检样本中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样。2)如果样本数小于批量时,则该批全检。3)对于对于材料成分报告,提交时每个原材料批次提交一份;对于性能报告,影响该性能的每个处理批次提交一份报告。4)具体参照《抽样统计办法》执行。4.6.2外观检查检验样本检查按比例进行抽检。4.6.3原材料检验标识验证采购部门收集供方产品合格证书等文件并存档,形成供方档案。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合格标识进行核实,发现标识有问题及时通知技术部负责人,并传递信息到采购部门核实标识情况,由采购部门确认方可进行验收,否则不必进行检验,直接退货,并按不合格品登记数量。4.6.4性能检验和试验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检验规程》等的要求。4.6.5检验及试验记录4.6.5.1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作记录。4.6.5.2所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过程应建立检验台帐。4.6.6检验试验状态标识4.6.6.1对于合格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贴上合格证。4.6.6.2对于不合件而又不能及时退回的在包装箱或工件用红色标示,并...